但是在上船后,衛厄觀察過這幾根蠟燭的燃燒速度。
人油燭燒得很快。在下水的解元真、羅瀾舟上浮之前,蠟燭就會被碗里的水浸滅。
既然白老漢是個有經驗的老撈尸人,他如果真的想幫他們找到尸體,就不應該犯這種估算錯蠟燭燃燒速度的低級錯誤。
白老漢能夠干出熬活人取蠟這種事,他就不可能是個好人,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帶他們下水撈尸
他們這一行人,顯示出超過常人的身手。白老漢要是想遮掩住自己背地里的勾當,同時從他們手里逃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引到黃河上,引來黃河里的東西,把他們全都弄死。
但是,他們這一行人,明顯有江湖人在里頭。動的手腳太過于明顯,容易被直接看出來。白老漢要動手弄死他們,就得半真半假,摻和著來。
衛厄過了一遍白老漢交代的所有撈尸注意事項。
最有可能被做手腳的,就是“船頭擺碗,碗中點燭”這一條。
白老漢給他們每條船的人油燭”都不夠撐到撈尸的解元真他們回來人油燭燒得快,不多時就會被碗里的水熄滅。
如果點的“人油燭”真的有用,蠟燭一熄滅,原本只是潛伏在船底下用各種動靜逼人下水的浮尸就會躥上船。
浮尸一上船,普通人如果信了白老漢的話,在慌亂中,很難想到要去把碗水里的蠟燭重新點燃。
反過來,如果他們這些人,從一開始就不相信白老漢的叮囑。
一旦點著“人油燭”還遇到河尸貼船底的怪事,很容易懷疑到船頭擺的蠟燭上去,覺得人油燭有問題。恐怕沒等蠟燭自己被碗水浸滅,就會先自行熄滅蠟燭。
這一來,就上了白老漢的惡當。
這是一個純粹的思維誤區。白老漢這人極度的陰險,知道自己說的話不被信任,所以故意搞出了一個相信或者不相信,都會中招的“提醒”。
“人油燭”的確是一個夜晚撈尸的關鍵物品,只是用法根本不像白老漢說的那樣。
“嘩啦”一聲巨響。
撈尸船的劇烈晃動,在衛厄用巧勁打了一小塊人油燭下去后消失了。
巨大的水聲從前方有一段距離的水底傳來,借著“五婆靈寨”的灰白靈光,能夠看到那片水域底下,仿佛有一團團茂密的黑色“水草”攪拌在了一起。似乎是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奪。
猜對了。
衛厄把手里的“人油燭”拿好,借著船身的漂浮,平安回到了陳程他
們的船上。
衛十道、衛九易他們畢竟是正道的人,對人油燭讓詭怪放棄攻擊死人的真正原理不是很清楚。真正點“人油燭”的作用,不是遮擋活人的氣息,而是把人油做成蠟燭的樣子,通過燒“活人油”,去給水底的東西上供,從而換取它們不上船的便利。
只要代入一下詭怪的視角和思維,便非常好理解了“人油燭”是用活人熬出來的,跟采花熬精油一樣,不知道得害死多少個活人,才能熬出一根人油燭。“人油燭”的人味,肯定比活人濃。
吃人油燭肯定比吃活人好。
“蠟燭”和“線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