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盛運把他爸給他的那個熱水袋也順手塞了進去,他都已經被凍習慣了,一點也不覺得冷,可這只小貓可不一樣。
廟會正式開始后,吳盛運終于被允許從車上下來,跑到戲臺子后面那個地方,在他爸的眼皮子底下待著。
村子里面趕廟會的大多都是老人家,看見這里有人在唱戲后紛紛都圍了過來。
有些老人家自己帶了凳子就坐在那里,里里外外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農村里的娛樂活動不多,廟會算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樂子,他們戲班子已經有很長時間沒看見過這么熱鬧的場景了。
第一天來的人很多,吳父從負責人那里拿到了三千塊錢。
有了前一天的熱鬧后,第一天有些老人家在戲臺子都還沒布置好的時候,就早早帶了一個板凳過來占座。
廟會上有賣早點的攤位,倒也不貴,吳父想了想只給吳冬冬和吳春春,還有阿婆的那個傻閨女和自己兒子買了,他們剩下的都隨便煮了點面。
吳盛運一年到頭沒有幾次機會能吃到這種好吃的東西,他小口小口吃的非常珍惜。
等啃了一小半后,才猛地意識到似乎有一道眼神一直在盯著他看,僵硬著動作低頭看了一眼,正好對上安安有些憤怒的小眼神。
小奶貓毛炸起來就跟只刺猬似的,看起來有一種滑稽的可愛。
吳盛運伸出手輕輕
給安安順了順毛,急忙掰開一小塊油炸的糍粑喂到安安嘴邊,小聲嘰里咕嚕的跟安安解釋。
“這個炸糍粑實在是太硬了,我擔心你咬不動。”
安安憤怒用爪子拍了一下吳盛運的手背,在上面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爪印,足以可見到底被氣的用了多大力氣。
“喵”
“好好好,知道你力氣最大了,再吃一塊。”
剩下的糍粑吳盛運跟安安對半分,吃完后和姑姑一起回到了戲臺子后面的休息區。
那個年紀大的叔叔和爺爺已經開始登臺開唱,帶著方言的戲腔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臺下的老人家根本舍不得移開視線。
吳父拿了一個手帕幫兒子把嘴上沾著的油給擦干凈,催促著另外三個孩子快點換上戲服,馬上就要到她們了。
大人們都在忙活的時候,吳盛運默默坐在最角落的小板凳上面,抱著貓貓一起烤小太陽。
戲臺子搭建的非常簡陋,從外面能看見里面有人在烤小太陽。
臺下的觀眾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都不怎么在意這些小細節,他們的眼睛都已經不太好了,更多的是聽個戲。
這天來的人也很多,吳父又拿到了三千塊錢,還有不少老人家覺得他們唱的確實好,扔了錢和東西在舞臺上,零零散散也有三四百塊。
有前面這兩天的成功后,第三天吳父本來以為效果也會不錯,還專門花錢去買了幾個凳子放在臺下。
剛開始來的觀眾比起之前少了一點,不過也還好,剛開始唱第一場戲,天邊就下起了小雨。
天氣不是一般的冷,觀眾們就陸陸續續都走了。
又過去了半個小時時間,臺下就只剩下了幾個紅色的凳子,在霧蒙蒙的天氣里面亮到有些刺眼。
吳盛運發現人都走了后,掀開簾子一個毛茸茸的腦袋探了出去,確定下面真的一個人都沒有了,扭頭看了爸爸一眼問道
“爸,還要繼續唱下去嗎都沒有人了。”
“姑姑嗓子都啞了,讓姑姑回來吧,我們回去吃燉蘿卜。”
趴在吳盛運肩膀上的小玳瑁貓聽見吃這個字后,眼睛噌就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