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日落黃寫的穿成動物后治愈全世界快穿第215章戲班子里的網紅玳瑁貓7嗎請記住域名
家里條件一好,安安的待遇也直線上升。
畢竟吳盛運是戲班子里唯一的孩子,幾個大人都拿他當自家的孩子看待,對他疼的不行。
只要兜里有點錢,就想給吳盛運買糖。
吳盛運壓根兒就不愛吃糖,他覺得那是幼稚小朋友才喜歡做的事情,像是他這樣成熟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攢錢給貓貓買大魚了。
在家里一般是他們吃什么,安安就跟著吃什么,還額外有曬好的小魚干給他加餐。
阿公阿婆雖然對這只會抓老鼠的貓貓很有好感,但是在他們的認知觀念里面,只要給貓吃飽喝足就算是對得起他。
一天吃三頓,在他們這個村子的貓貓里面絕對能算得上是頂級的待遇,奈何吳盛運是把貓貓當成自己的兒子養。
不管是姑姑還是叔叔,又或者是阿公阿婆塞給他買糖吃的零花錢,吳盛運都會收到自己的存錢罐里去。
等存夠了買一條魚的錢,再央求爸爸帶自己一起去買一條大的回來給安安曬成小魚干加餐。
一年到頭除了別人家做喜事外,其他需要戲班子過去唱戲的也就只有那么幾天。
大部分時間里,他們就像是這個村子里面其他人一樣,靠著田地過日子。
吳盛運現在還小,漫山遍野的跟在爸爸身后跑。
安安本來打小就是一只被放養的小貓咪,再加上是抓老鼠的一把好手,在外面壓根就用不著任何的適應,自己就能跟在吳盛運屁股后面跑。
時間轉瞬即逝,第二年夏季天氣炎熱時,地里面需要他們做的活非常有限,他們倒是閑了下來。
也剛好就是在這個暑假,央視錄制的那一檔節目正式開始播出。
第一季就是他們這個藏在深山里的戲班子,從演出時身上要穿到的戲服拍起,一針一線逐漸構成精美無比栩栩如生的圖案。
再到幕后人員為了能展現一出完整的戲,背后到底花費了多少心思。
前面漫長的準備環節過去后,才終于到了登臺演出的時候。
雖然他們壓根兒就算不上是正規的戲班子,但是好歹也是唱了這么多年的,多少都有些經驗在,唱了這么多遍后,就算是熟能生巧,也足以讓他們的演出看起來精彩無比。
央視負責這個欄目的導演在如何拍攝民間文化這件事情上有著非常充沛的經驗,他非常清楚要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展現更加美的場景。
一場戲現場聽起來或許有些枯燥乏味,但在導演的鏡頭下面就有一種歲月悠久的厚重感。
包括戲曲中的那些方言,都有一種特別的韻味。
戲班子里的確大部分情況下都在唱黃梅戲,但是并不代表他們只會這一種,只是黃梅戲大部分人的接受度比較高。
還有其他
的戲,當初跟在老班主身邊的時候他們也都有學過,奈何那些戲比起黃梅戲要更加晦澀,聲音也要更尖利。
除非是那些專門的戲曲愛好者,否則的話很難接受。
導演在錄制節目的時候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畢竟他們報酬給了不少,臺下的觀眾也足夠。
再加上剪輯后一期的節目看起來時長并沒有多長,可實際上背后不知道要拍多少的素材,才能湊上來這么一期。
有大眾更好接受的戲曲,當然也有專業人士才能欣賞的特殊民宿。
在正經的節目流程走過了一遍后,導演還專門給安安也剪出來了十幾分鐘的視頻。
導演的整個團隊都非常優秀,他們擅長的并不止一種拍攝手法,他們的鏡頭下面也并不只有人類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