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典故呢我們也完全可以窺探出周瑜作為世家子風流寫意,才華卓絕的一面,所以他真的不小氣。
荀彧是大家所能想象的世家公子的代表人物,而周瑜則是和荀彧不一樣風格的世家公子,但同樣都不失世家風范。”
孫策笑呵呵的點頭,不錯,公瑾就是有那么好
“周瑜和孫策相交多年,孫策信重他,他也從未辜負過孫策。”
“建安五年,這是一個對于周瑜,對于孫家,對于整個江東都不尋常的一年,周瑜一生恐怕都會對這一年刻苦銘心,至死難忘吧。”
“這一年四月,他的摯友,他決定效忠的君主孫策死了。”
孫策還來不及低落,就看見周瑜郁郁的樣子,連忙安慰他,“公瑾,你看我都好好的,我以后肯定會多加小心,注意安全,走哪里都會帶人的。”
“真的”周瑜定晴看著他。
孫策連忙點頭,“當然,一弟還小,我怎么能忍心留你們艱難奮戰呢”
周瑜這才臉色和緩下來。
旁觀的人莫名想起曹劉生子孫仲謀的故事,不是,主要是將軍這話說的好像他們三是一家三口似的咳咳,不是他想多了,主要是吧,在天幕當下,這種話就特別讓人有綺思啊
“我們不知道當時的周瑜有多痛苦難受,可是事實上,沒有任何人給他緩息的機會,他必須足夠冷靜,足夠鎮定,為東吳勢力穩定人心。
這片基業,是孫策留下的,他要為他守住。”
“彼時,匆忙接過兄長位置的孫權不過十九歲,尚且年幼,并且沒有其兄的威望,不足以震懾地方。
而很多地方都是孫策剛打下來不久的,偏遠險要之處更是沒有完全依附,麾下的臣民也還并未和孫氏建立起君臣之間門相互依賴的關系可以說,稍有不慎,孫家的這方基業就會毀滅。”
這時候,周瑜從外地帶兵趕回來奔喪,他來不及悲傷,而是和張昭等人一同擁立孫權,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
當時孫權只是將軍,賓客禮節都很簡單,唯獨周瑜用君臣的禮節表達對孫權的支持。
試想,威望如周瑜,厲害如周瑜都覺得孫權是個好的主君,都臣服孫權,那么其他人又有什么資格和勇氣反抗孫權呢”
孫權暗暗點頭,能撐過最艱難的那段時間門,實在多虧了公瑾。
在截胡魯肅的時候,周瑜對他說“我的主人孫權親信賢人智士,接納奇才異能,據說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于東南,推算歷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
在對魯肅說起孫權時,他明確說孫權就是自己的主君,他無時無刻的維護孫權的地位和威望,為他拉攏人才,正因為周瑜的堅定,魯肅被他說服了,決定投向孫權。
然后周瑜又向孫權大力推薦魯肅,孫權從善如流,重用了魯肅。
后來,甘寧來投時,周瑜知道他是名虎將,于是和呂蒙一起向孫權推薦甘寧。孫權又重用甘寧。
可以說,在舉薦人才方面,周瑜是半點不輸給荀彧的。
東吳不少我們熟知的名人都是周瑜引薦的。”
“公瑾。”孫權動容,“幸得你相助我啊。”
周瑜灑然一笑,“臣為君謀,理所當然。”
東吳不僅僅是孫家的基業,也是他的心血,是和摯友一起打拼下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