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直接破防了,為什么要當眾說出這個名字啊
他想到不知道多少個世界的人會聽見這個稱呼,就怒從心頭起。
而且為什么他就帶累衛青的名聲
天幕你給我說清楚
衛青眼里露出笑意,很好,笑回來了。
劉徹還在憤憤不平,這沒幾個仙丹的,是沒法彌補他受到他的傷害了。
豬豬陛下理直氣壯的想。
“怎么樣,這句話是不是充滿魅力啊。”李一捂嘴笑了,一看就是故意使壞。
向寵有些委屈,但他總算不是被迫害的那個,也就是失去了姓名吧、
諸葛亮也不是很難受,也就是文章被玷污了一下吧
衛青也不是特別難以忍受,比起天幕之前磕c的力度,他也就是小小的被創了一下罷了。
雖然但是。
向寵諸葛亮衛青果然還是很受不了啊
“除了出師表,丞相另一篇誡子書也非常有名,雖然沒有背,但是大家應該也很熟悉才對。”
“誡子書”還沒有寫這篇的諸葛亮露出一個疑惑。
諸葛亮的孩子都豎起耳朵,怎么聽都像是寫給他們的
“君子的品行是要依靠內心安靜,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自律、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
這就要求君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學習必須身心寧靜、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不斷學習。“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華會隨著光陰流逝,意志會隨著歲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敗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成了無所作為的人。
到那時,困守在自家狹小的窮家破舍里,悲傷嘆息,又怎么來得及呢”
李一突然皺起小臉蛋,苦著臉吐槽“這話實在扎心了,這年頭做咸魚就是容易破防。”
李一沉重道“這難得是因為我還不夠咸魚嗎”
諸葛亮不咸不淡道“年紀輕輕就已經沒有志氣。”
李一嚶嚶嚶想躺平又有什么錯呢
“誡子書其實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甚至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于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此身許國,再難許家,但并不是不愛家人。
他的愛如同月光,潺潺如流水,是靜悄悄的,也不可可見的,但也是真實的。”
“其實諸葛瞻并沒有像他的父親那么精彩絕艷,但是他最后和兒子一起戰死沙場,沒有選擇投降茍活。”
“他可能沒有多出彩,但是也繼承父親的忠貞,也為國家血戰到底,沒有辜負國家的優容。”
諸葛亮下意識捏緊扇柄,不管是在不成器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他沒有時間教養孩子,已經是很對不起,又如何再能苛責于孩子呢。
何況諸葛亮閉了閉眼睛。
劉備擔憂的看著他,斟酌著如何安慰他,“孔明,這些年委實辛苦你了,如今局勢安定許多,不如你”
諸葛亮搖搖頭,沉默不語。
“要說傾注了丞相最多心血的其實是阿斗,阿斗大半輩子也沒有掉鏈子,結果臨到頭不靠譜一次,直接讓整個蜀漢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