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這個話題攤開講,孫權頓時反問“為什么劉備不投降”
孫權未必不知道諸葛亮的來意,如果真的想要東吳投降,那么也就不必來,何況劉備自己都沒有投降。
可是他還是忍不住問出口,曹操這么勢大,為什么劉備不投降,他又有什么底氣不投降
這一問頓時就落入諸葛亮的話術里了,諸葛亮當時就傲然道“因為我家主公有氣節,寧可戰死也不茍活。”
好家伙,這話一出頓時把孫權刺激的不要不要的,你劉備寧死不降,那我要是投降豈不是還不如劉備
要知道當時東吳的勢力可比劉備好多了,孫權怎么可能覺得自己不如劉備呢
正所謂請將不如激將,諸葛亮顯然是懂這個道理的,把孫權拿捏得死死的,有他放話,孫權頓時被架起來。
當然,生死存亡面前,孫權肯定不會把面子放第一。
但是投降是最后的方法,如果可以他當然是不想投降的,能當老大誰要當老二是吧,何況投降之后多半就真的只能做個富貴閑人了。
所以孫權問了劉備還有多少兵力,總不能大頭就讓他扛了吧。
此刻孫權和劉備就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了,能不能繼續蹦跶就要看友軍給不給力。
然后諸葛亮就給他從各方面都分析了一波,最后得出結論,抗擊曹操,并非不可為。
諸葛亮在規劃和眼力上那是絕頂的,他說的有理有據,成功讓孫權心動了。
但這依然還是不夠,于是魯肅出馬了,他勸孫權召回周瑜。
要不說諸葛亮不做無用之功,交好魯肅是很有必要的。
周瑜是東吳最能打的人,他說可以,孫權才敢真的放手一搏。
而周瑜這樣的天之驕子會輕易認輸嗎那必然不能啊,何況東吳可是他和摯友愛的結晶啊呸呸一起奮斗的成果,把東吳拱手相讓,他以后哪里還有臉去見摯友。
何況,他是真的不覺得自己必輸。”
周瑜一臉黑線,什么愛的結晶。
孫策哈哈大笑,“天幕說話還是很有意思的嘛。”
周瑜頓時又瞪了他一眼,隨即才正色道“這個諸葛孔明,真是不能小看,局勢時機人心把握的分毫不差。”
孫策也面露嚴肅之色“確實會是個勁敵,但目前來說,我們還真的需要盟友。”
曹操是真的厲害,不然不可能在北方這個絞肉機殺出重圍,而要對付這樣老辣的對手,只靠他們完全不夠。
孫策很坦然的承認自己的稚嫩。
比起曹操,他顯得青澀,而劉備又不夠有沖擊力。
他們確實需要聯手,至于之后的勝負,那也要先過了眼前這關啊。
“曹孟德的優勢太明顯了,倒向他的人太多了。”天幕提前透露未來是好事,也是壞事。
這實在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讓他們避免危機的同時也遭遇更大的沖擊。
“但應當是好處更多。”周瑜若有所思,“我一直很想知道那所謂的五胡之亂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幕對曹劉孫三家的喜愛程度不一,但總體都是正面的好感。
但是一提起那個司馬家晉朝還有五胡之亂,語氣和神態都完全不一樣。
別看她似乎正常的八卦司馬仲達,但是卻沒有往常那些被拉郎磕c的喜愛,而是說,c真的不能亂磕,這態度真的太奇怪了。
畢竟天幕可是連父子兄弟都能下手的人司馬仲達憑什么讓她這么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