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的皇帝都忍不住眉眼一跳,這劉禪簡直是一朵奇葩。
“該放權的時候倒是放權的痛快,怎么后面就沒有這種魄力決一死戰呢”劉秀納悶了。
有人嘴快道“可能是因為爭也爭不過”
劉秀
“這么一看劉禪就是個傀儡,那么劉禪當時如何呢他當然還是有點小情緒的,雖然他是笨笨的沒什么能力更不比不上一個時代最頂級的政治家,當然,這么對比屬實碰瓷丞相了。
但是不管怎么說,他大也是個皇帝嘛,誰不想自己當家作主啊,偏偏諸葛亮卻把他當小孩子一樣嚴加管教。
但是他卻不像劉協那樣會背后搞事,他知道自己和諸葛亮的能力差距,所以就乖乖的聽他爹的話,放權給諸葛亮。
這是他在做表面功夫嗎不全是,因為諸葛亮死后,他還是繼續重用諸葛亮推薦的那些臣子,像蔣琬就被為拜尚書令,后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這是又給自己找了個諸葛亮啊。”劉邦抽了抽嘴角,好在劉備那小子看人準,諸葛亮看人也準,都沒出差錯。
不過劉邦想想,有這些能臣好歹還能多維持國家一些年,總比劉禪自己來好。
這小子,也就這么一個能容人的優點了。
“當時人們把蔣琬、董允、費祎和諸葛亮合稱為“蜀漢四相”。
看其他三個都從諸葛亮手下走出來的,也是諸葛亮推薦,可見劉禪還是真心的信任的。
雖然他在百官上奏給諸葛亮立廟的時候否決這個提議,也不準百姓私下祭祀諸葛亮。
直到蜀漢危機時,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激烈士氣才允許為諸葛亮立廟。
嗯,這時候倒是不用講規矩了,呵呵。”
劉備
當他覺得疑惑的時候,那不是他的問題,而是阿斗這臭小子欠一頓毒打。
“啊啊啊”屋子里頓時傳出一陣慘叫聲。
劉禪坐在龍椅上忍不住動來動去的,仿佛屁股下有刺似的,他欲言又止,“相父”劉禪在,忍不住痛罵未來的自己,干嘛老是讓他買單。
這件事可以分為兩個角度理解,一個就是劉禪只是按照規定來辦事,畢竟漢朝還沒有皇帝給臣子立廟的事情,最多是功臣配享太廟;但也可以理解為劉禪咳咳,心里有怨氣,畢竟被壓制了那么久的孩子
諸葛亮倒是沒有多生氣,不讓祭祀這件事還沒有他聽見阿斗投降并且說出樂不思蜀的話來的令他憤怒失望呢。
而且立廟之事,他想了想溫言道“向來沒有天子為臣立廟的舊例。”他的結局比歷史上的權臣可好多了。
劉禪默了默,他畢竟是個皇帝,不是傻子,當時不立是沒有舊例,那為什么后來就可以破例呢這里面
很多人都露出一個玩味的表情。
“不過劉禪又出奇的沒有為難諸葛家,反而是讓諸葛瞻長大后娶了公主,并且“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并平尚書事”,成為當時蜀漢文官之首。”
“比起那些一心為國,最后卻不得好死,死后全家陪葬那種,丞相這樣已經是抽了上上簽了吧。”李一心戚戚道“人果然是靠對比出來的。”
聞言,劉備才在諸葛亮的勸說下住手,算這小子還有點良心。
他其實沒有那么在意立廟的事情,有些人值得開這個例子,但是他在意的是阿斗是不是心中真的對孔明有怨,這才是他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的繼承人可以不聰明,但是總不能真的忘恩負義,沒心沒肺。
商鞅嘆息“也不知我變法之后能否得一個善終”盡管無論是什么結局他都已經心有準備。
張居正默默的看著天幕,自古變法者不得好死,他的最后是怎么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