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還有更讓人生氣的,第三次北伐丞相又占領了兩個郡,在安撫當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據守,自己才率軍回漢中嘛,這一次規模不算大。”
“然后曹魏就想著,老是被動挨打這樣不行啊,于是就開始主動進攻伐蜀。
丞相知道后為了加強漢中防務,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軍。
李嚴不滿被調離江州,在私下傳言說司馬懿等已經設置了官署職位來誘降他,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遷李嚴為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督主江州防務,李嚴這才愿意北上漢中。
這是多擔心自己的老巢被搶了啊,不是,江州你家的啊可能他覺得是他家的吧呵呵。”
李嚴癱坐在椅子,他知道自己完了。
趙云微微一嘆,“人心難測啊。”以前共事時,李正方還沒有如此。
其他人紛紛搖頭。
“最后曹魏因為天時地利都莫得的原因,被迫撤軍,同年丞相就打回去了。”
“這次還是小事,這李嚴厲害的還在后頭呢。”
劉備突然用力捶墻,混賬東西
“主公。”眾人微驚,連忙勸阻,生氣也別傷了自己的身體啊。
“第四次北伐來了,當時曹魏雍涼地區半年沒有下雨,丞相知道這是個好機會,當機立斷再次北伐,又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軻比能起兵到石城響應漢軍。
這一次更是壓著曹魏打。
當時曹魏因大將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馬懿為統帥屯于長安。
司馬懿深知漢軍勞師遠襲,糧食補給困難,兼之魏軍經過通宵達旦的行軍已為疲憊之師,因而憑險堅守,拒不出戰。
于是丞相率主力北上上邽,到達上邽附近麥田后,沒有等待收割一個月就成熟的麥糧,只對麥田進行了芟除破壞。
這一戰略動作迫使魏軍進入極度缺糧狀態,導致司馬懿、郭淮等不得不從關中運糧,甚至征取羌胡的糧谷。
從一開始司馬懿對這一戰就是采取防御,當時魏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準,諸將十分不滿,還譏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要知道司馬懿本人以用兵“侵掠如火”、“兵貴神速”著稱,若是真的有較大把握能在野戰中擊敗蜀軍,以司馬懿的軍事指揮風格,是不會采用堅守策略的。
事實上,最開始司馬懿的確進攻過奈何戰果不佳,被丞相壓著打。
因此,司馬懿其后采取防御態勢,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在本次北伐作戰中,蜀漢軍隊一直處于有利地位,而本場作戰的魏軍卻居于相當不利的地位。”
“好。”劉備喝彩,“這次機會很大啊。”
諸葛亮卻笑不出來,因為天幕清楚明白的說過,五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在戰爭有利的時候還失敗,不是前線問題就是后方出事。
看來內部還是要清理一下啊。
“對峙一段時間后,諸葛亮撤出對祁山的包圍,將全部軍隊集中在鹵城,司馬懿則派張郃打通了和祁山堡的聯絡,并命他攻鹵城以南的的王平,由案中道進逼漢軍。
他自己則率眾進攻鹵城以北的諸葛亮主力,力圖以鉗形攻勢,擊敗諸葛亮。
最后,諸葛亮派大將魏延、高翔、吳班分三路領兵作戰,大敗魏軍。
是的,丞相又一次大敗了魏軍。
事實上五次北伐戰爭中,丞相都一直是占據優勢,可以說是經常壓著魏軍打。
再想想丞相只有一洲的經濟人口,卻壓制整個北方,是不是就覺得丞相牛逼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