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通考記載五代時“征討不息、師人疲苦,多亡命者。梁祖患之,乃令諸軍悉黯面為字,以識軍號”。
趙匡胤也是五代十國的人,對這種事情習以為常,于是“北宋初期,凡投充禁軍、廂軍者,都強迫刺面。刺字的部位除了面部外,還應有兩鬢或額角”。
北宋大名鼎鼎的狄青將軍就同樣臉有刺字。
要知道刺字是上古五刑之一,原名叫做“黥刑”或“墨刑”,也就是給一些犯了罪的人臉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
也就是說刺字原本是對犯人的懲罰,讓犯人感到羞辱,這是犯罪的成本之一。
結果你們居然讓士兵臉上刺字,那不就等于是將士兵與犯人放在同一個地位嗎
要知道凡是在臉上刺字的,就都屬于被正常社會所看不起的人群。
可這樣的刑法卻用到了沒有犯罪,反而是保家衛國的士兵身上,僅僅是因為擔心他們做逃兵,這誰聽了不心寒哪個百姓愿意去當兵啊這頭一從軍,回家鄉不但不受歡迎反而人人都拿異樣的眼光看著你,你是什么感受”
華夏帝王群
唐朝以及以前的朝代都紛紛在群里打下一個大大的問號。
武則天只覺得荒唐,她問道“婉兒,這后世的操作怎么一個比一個令人不解,難道真的是朕年紀大了不懂嗎”
上官婉兒也是被五代十國和這宋朝的騷操作震驚了,她搖頭道“陛下說笑了,如此羞辱士兵,如何能令士兵奮勇作戰呢”
這哪里是想要收攏軍心啊,這分明就是要逼著軍隊生變啊
“據說北宋朝廷為了引誘士兵刺字,防止士兵逃走想盡辦法,比如招募時給予入伍士兵的費用因有無剌字所得的費用差別極大,好家伙,這是什么青出于藍勝于藍的奇怪打開方式啊”
“總之,在當時對于軍人身份的確定,首先依據的就是刺字。”
嬴政只覺得自己聽到了怎么荒繆的笑話,在大秦,只有百姓爭當從軍的份,靠著軍功制,大秦飛快崛起。
“咱就說,實不在不行就抄一下大秦的作業吧,雖然也有弊,但是任何制度都是一把雙刃劍,而軍功制的優越性卻是非常明顯的,至少百姓不但不會想著逃跑,反而會越發奮勇殺敵獲取軍功。”
“把士兵當犯人似的,又怎么指望士兵出力呢何況這還不是出力,是上戰場,拿命去搏。”
“在歷史上,把這種使人蒙受巨大精神羞辱的肉刑施加到了保家衛國的士兵身上,從唐末開始興起,五代十國大力實行,直到南宋滅亡才結束。
那么這位想出給士兵臉上刺字的天才是誰呢
他就是滅了大唐的梁太祖朱溫,朱溫為了保證自己的軍隊有強大的戰斗力,于是規定戰場作戰時,如果將領級軍官戰死,其手下直屬的官兵都必須戰死,如有生還也要被殺掉,聽到這里你們是不是也震驚難以理解
俗話說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朱溫的這條規定使所有的士兵都陷于恐慌。
想一想,即便打了勝仗,但由于軍官戰死,這些士兵也難逃一死。
這就是輸了要死,贏了也要死的節奏啊,感情將軍的命是命,士兵的命就不是命啊
朱溫腦子有坑的結果就是只要軍官戰死,下級士兵便無心再戰,開始大量逃亡。
這誰能不跑啊換我也要也跑,好好哦啊的殺敵,不但沒有功勞,反而因為上級死了自己也要完蛋,這是什么操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