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歡開玩笑說去了穿越明朝就是996福報,但福報就算了,還福利待遇沒有跟上
不可否認明太祖的偉大,但他同樣有其局限性,他為明朝官員制定了最低的俸祿標準,卻讓自己的子孫們享受著最豐厚的待遇。
以洪武九年的標準為例,親王的年俸為五萬石,鈔兩萬五千貫,這是大明朝職位最高官員的七倍。
而這還只是基本的年俸,皇親宗室們還有著大量的土地和賞賜。
最為重要的是,只要是朱家子弟,就可以不從事任何工作,他們的所有消費由國家財政承擔,還有其他一系列待遇這里就不詳細說了,反正據明代史學家王世貞推算,每過十幾年,明代宗室的人數就要增加一半,三十年左右就要翻倍。
按照朱元璋的祖訓,皇族子孫不必找工作營生,即便是宗室里地位最低的那部分人,也能向朝廷領取大量的俸祿。
想想一個人的花銷可能不多,但是數萬數十萬乃至上百萬這樣的花銷,該是多龐大的數量啊。
而這這些還是低的,高的那些直系的呢
宗室人口的迅速膨脹,讓朝廷的負擔愈來愈大,不算賞賜,光是宗室所領取的基本俸祿,就超過了全國各地一整年歲供京師的糧食。
明朝初年還有懲貪的朱元璋可以震懾貪官,對官僚士紳階級動手,但到了明中后期,吏治腐敗,朝廷只能剝削百姓來填皇族宗室這個無底洞。
人都是貪婪的,享受著如此優厚的待遇,皇室宗親們仍不滿足,他們暗地里聯合貪官搜刮民脂民膏,兼并土地。
親王們擁有的土地動輒上萬頃,有的王府還擁有全省超過一半的土地,達到了夸張的七八十萬畝。
是不是覺得很觸目驚心,可這在明朝并不稀奇。
明朝的百姓們受到地主、官員、宗室、朝廷的四重盤剝,比其他朝代還要多一重呢。”
朱元璋呼吸急促,他臉色變幻不定,最后咬牙,還是道“改”
朱標暗暗松了口氣不是他不疼愛弟弟們,實在是天幕所說的事情太過恐怖,朝廷遲早要被拖垮。
“看了明朝皇族的的待遇,是不是覺得他們真好,穿越明朝成為姓朱的就可以躺平呢別羨慕的太早,俗話說天道好輪回,這一切可并非沒有代價。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起義軍們蜂擁而起,要推翻明朝的統治,這時候朱元璋的后世子孫們不就是最顯眼的獵物嗎
他們像肥豬一樣,軟弱無能,卻擁有著數不盡的財富。
起義軍攻破城池,殺盡王府,屠盡皇族,據說當時李自成僅在山西,就殺掉了宗室一萬余人,而這只是明末的一個縮影。
朱元璋優待的這些宗室們,他們變成這個國家的寄生蟲,他們寧愿死在金山銀山上,也不愿在朝廷最危難的時候拿出一分錢來,據說明朝末代皇帝窮得一批,那時候可沒有誰站出來說要贊助一下皇帝。”李一戲謔道。
崇禎皇帝朱由檢臉色難看,他捶了一下案桌,那些渾蛋
“當朝廷覆滅的時候,朱元璋的百萬子孫,大部分都成了刀下亡魂。而這一切,都是明代宗室貪婪和窮奢極欲所帶來的反噬。”
“但朱元璋自己就是亂世走來的難道還不懂人性嗎他明明對貪官深惡痛絕,明明自己在位時把朝臣拿捏的死死的,怎么就沒想到自己的后代也會出現人渣呢越是數量龐大就越高幾率出現渣宰,他可能覺得每一個明朝皇帝都會很有能耐吧
可惜世上沒有千年的王朝,歷朝歷代已經證明了,皇帝的質量只會越來越堪憂,怎么可能你家的后人就都是好的呢”李一一語雙關道。
朱元璋氣的捶桌,他都要改了,咋還諷刺人呢。
這天幕真不厚道。朱元璋罵罵咧咧。
“扯遠了,現在的重點是劉秀來著。”李一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她這沒救了的發散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