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很正式的介紹道“漢高祖劉邦,西漢開國皇帝,平定秦末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重新統一天下,使華夏再度成為一個整體。
他是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他善于團結自己人,使朋友變得多多,敵人變得少少。
他也許不是秦末最耀眼的人,但他卻是贏到最后的人,最后定鼎江山,成為繼秦始皇之后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皇朝的開創者。”
“秦末有很多精彩人物,人們往往第一反應就是項羽啊,張良啊,韓信啊,蕭何啊這些絕代人杰,而劉邦在這里面反而沒有那么出彩。
但是,就是那么妖孽的漢初三杰,他們卻都選擇追隨劉邦,是他們集體眼瞎嗎那必定不是啊。”
“劉邦究竟憑什么折服漢初三杰,又憑什么成為最后的贏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邦的故事。”
劉邦生平第一得意的就是建立大漢,第二得意那自然是能讓張良韓信這樣的人才為他所用。
他樣樣不如人又怎么樣,不妨礙他當老大啊。
會用人,能讓人為他所用才是他最大的本事。
“秦始皇二十四年,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劉邦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望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不禁脫口而出“哎呀,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這是歷史上第一位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和第二位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唯一的交際,幾乎堪稱歷史性的一刻。
歷史往前,唯有老子與孔子相遇才讓人覺得如此那是如此偉大的一刻。
再往后,那大概也只有李白和杜甫相遇的那一刻才足以比擬這一刻吧。
老子與孔子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那么李白和杜甫呢
盛唐時期,名家輩出,宛如星漢,而“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無疑是其中最大、最亮的兩顆星。
聞一多先生稱,這兩人的見面,是日月相會。
他說“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
由此可見,這兩位的相會,實在是大唐詩壇的盛事,也是華夏歷史的幸事。
這四位都是深深的影響華夏文化,是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因為華夏文化才使華夏始終保持一體,無論亂世分割幾百年,最后依然能重新統一。
那么嬴政和劉邦呢他們同樣偉大,他們決定了往后兩千年華夏的走向,華夏的基本格局。
雖然他們沒有如老子與孔子,李白和杜甫一樣真正的會面,但是那擦肩而過的一刻,在劉邦心埋下種子。
如果不出意外,這顆種子也只會一輩子都是種子,沒有機會生根發芽。
可是,意外卻如期而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秦二世登基。
秦朝的倒計時開始了。”李一說道這里依然還是意難平,始皇帝死則地分,可始皇不死,誰敢動呢
劉邦舉起一杯酒,敬天地,敬秦始皇,然后灑在地上。
隨后才不著調的在群里騷擾嬴政。
漢高祖劉邦政哥,節哀啊。
嬴政額頭青筋一蹦,知道你那個世界的我死了,但和這個世界的我有什么關系
讓他對自己的死節哀
嬴政懶得搭理他,他算是知道了,這個劉邦就是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