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韓信出事了
以韓信的性格,韓最后下場會如何都是可能的,張良還真一點都不意外。
何況他隱晦的看了劉邦一樣,如今的沛公已經不是沛公,更是皇帝了。
“沛縣的蕭何、盧綰、王陵、樊噲、曹參、夏侯嬰、周勃等人,每一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稱得上大名鼎鼎。
而這些人都是劉邦在還是泗水亭長時,就是他的好友,后來跟隨劉邦起家,是劉邦最初的班底。”
“他們各有能力,可是為什么他們不服別人,就服氣劉邦,這難道不是更加證明劉邦的能力嗎”
“小團伙中,蕭何是沛縣縣吏,秦末亂世后,沛縣縣令本來打算起兵,蕭何建議他把劉邦找回來一起搞事,縣令同意了。
結果等劉邦帶人回來,他一看就后悔了,因為劉邦帶了幾百號人回來,這縣令能控制的人手只怕都沒有那么多,那不是引狼入室嘛。
到時候誰才是老大啊
所以,他命令關閉城門,并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因為他們是劉邦的好朋友,也是他們建議他讓劉邦回來的。
蕭曹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聞此,于是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就此,蕭何就跟著劉邦打天下,把劉邦的地盤打理的井井有條,為劉邦打天下了一個穩定的大后方,也了大量的軍隊和物資。”
“嗯,其實我覺得這縣令應該沒有冤枉蕭何曹參,他們和劉邦一直保持聯系,知道劉邦的家底,和劉邦的交情那更不用說了,選劉邦還是選縣令還用說嗎”
李一笑道“縣令估錯的是他自己的聲望和能力,沒有本事還是別造反吧,老老實實當個手下,以后指不定就能升官發財呢。
曹參笑瞇瞇的,也不說什么,怎么想也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曹參本是沛縣的獄掾,和蕭何一起跟著劉邦打天下,戰功赫赫,后來天下平定,就由武將轉為文臣,稱得上一句能文能武。他也是大漢第二位丞相,蕭規曹隨的典故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
“曹參和蕭何一樣,幫助劉邦很多,也是劉邦極為信任的朋友。至于結局,沒啥不好的。”
“在這群小伙伴里面,盧綰和劉邦關系應該是最親近的。
他們幼年時就是好朋友了,盧家和劉家交好,劉邦與盧綰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人那真是竹馬竹馬,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當然也一起搞事。
劉邦做泗水亭長時,他身隨左右,又共同起兵,后來也屢立軍功,封為長安侯。
劉邦建漢,他更是被封為燕王。
但他也是沛縣這伙人里面唯一一個下場不好的。
當時劉邦已經鏟除很多異性王,所以他擔心劉邦想要對付他,于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和匈奴勾搭,后來反了,逃去匈奴。”李一搖頭,“但是他和那些半路的諸侯王還是不一樣的,劉邦當初拉攏他們,其實算是結盟而已,后來他們阻礙劉邦,劉邦對他們下手自然也是毫不留情。
但是劉邦對沛縣的老人其實還可以,當然也有過懷疑猜忌,但是卻沒有對那些諸侯王一樣狠。”
“其實后來盧綰也后悔了,想請罪,結果不巧,劉邦就病死了。
最后他自己客死異鄉,算是小團伙結局最糟糕的吧,不過他的后代回來,呂后還是接納了,最后應該還是落葉歸根了。”
劉邦面無表情,盧綰心虛緊張的請罪。
劉邦指了指他,“乃公什么人你難道不清楚嘛。”他容不下異性諸侯王是真的,畢竟會妨礙朝廷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