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天幕說過,朱祁鎮有親征前,朝政又太皇太后和三楊掌管。
朱瞻基想,也就是說,他早早就沒了,他媽和他留下的輔佐輔佐長子登基,那他是不是沒幾年好活了。
朱瞻基有些頭疼,如果他注定早死,那幼帝登基,就算換一個,也不保險啊。
長子登基的時候年紀肯定不大,那他底下的豈不是更小了,能不能順利長大到不一定,長大了也不一定會長成什么樣。
朱祁鈺朱瞻基不抱希望的想,他死的時候這孩子多大了
聽天幕說是還不錯的,但如果成長的過程都不一樣了,長大還會是天幕口中的樣子嗎會不會又是一個被寵壞的“朱祁鎮”
對此,朱瞻基暫時打了個問號。
不管怎么說,還是盡量活久點吧。朱瞻基頭疼的揉額,群臣立刻喚太醫,仿佛朱瞻基就要沒了似的。
不怪大家急了,要知道皇帝現在就一個兒子,是誰就不說了,說了都晦氣,要是皇帝死的更早了,沒有第二個兒子,難道要他們捏著鼻子擁立那個玩意不成
如果不,那壞了正統不說,也對不起太宗陛下啊,何況如今的皇帝也不錯,大家還是有那么點君臣之情的。
總之,皇帝我先活著吧。朱瞻基和文武百官對視一眼,如是想。
“朱祁鈺的上位驚險又刺激,在沒有皇帝,太子年幼的情況下,哪怕再不情愿,當時的孫太后還是選擇讓朱祁鈺主理朝政。
在定下堅守的基礎上,當時還爆發一件事,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起惡性朝堂斗毆事件,也就是午門血案。”
朝堂之上斗毆一些士大夫眼皮直跳,渾然受不了的模樣,朝廷何等神圣的地方,豈能如此胡亂來
朱元璋也無語了,“難道是老子小瞧這些文人的血性。”什么時候這么猛啊
宋朝以前的文人含蓄一笑咱文武不分家的,能文能武不才是文人的標配嗎
一米九的山東大漢孔老夫子表示你們在吃啥玩意
李一帶著吃瓜的興奮,興致勃勃道“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鈺親臨午門左掖門主持朝議時,都察院右都御史陳鎰領銜上奏,請求抄滅王振全族。
好家伙,滿朝文武那隱忍許久的火氣這下就像是一個“火藥桶”頓時被點燃,一時間引起了在場廷臣紛紛響應,就在朝堂之上,大家吵吵嚷嚷,群情激憤。
其實也不奇怪,朝廷之上哪個不是沾親帶故的,朱祁鎮不但讓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還弄死多少官員,指不定現在百官其實都是家家帶孝呢。
這誰能不恨啊,可是他們不好直白的怨恨皇帝,那這火氣可不就只能沖著王振去,王振雖然死,可是他的黨員親屬難道還能繼續享受權利富貴嗎
想的美哦。”
“這時候朱祁鈺可能也有點懵,畢竟他做了那么多年大透明,本來這個監國就是個擺設,結果一下子變了。
然后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關于國家社稷的大事,這誰不慌呢”
李一玩味道“慌不慌不知道,反正還是很能順水推舟的。
當時大家一說,朱祁鈺也無法做出決定,畢竟他又不是皇帝,而王振又是朱祁鎮的寵信的人,誰知道朱祁鎮還回不回來當皇帝啊,于是他下令擇時改議,但廷臣抗議不依。
朱祁鈺無奈,起身準備離去,百官隨后擁入,皆跪地慟哭不起,大聲說“皇上被瓦剌俘虜都是王振一手造成的,殿下您若不速斷何以安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