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逼上為嫌,不以死權為諱則天下之責當于我任之,任之而當,雖挾無上之威權而不疑,任之而不當,雖蒙莫大之戮辱而不悔。
”
李一輕聲念著這段評價,深深嘆息,這段話大抵寫盡張居正的一生。
范仲淹悠悠一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此為我等臣子之責任。”
王安石心有所感,“他倒是比我幸運得多了。”至少活著的時候已經盡己所能,比起來,自己才是真正的失敗者。
“對于張居正來說,或許在開始的為政之時,他就已然明白了自己的命運。
但即便是萬夫所指,禍壓宗族,他亦不愿意做那無用的道德君子,任由后世罵名,也依舊遵守臣子之本分。”
“他不是道德君子,他舍小家而成大家,他生前做到最好的一切,但是誰又能料到人心的微妙呢。”誰知道人都死了,萬歷還能折騰起來。
李一搖頭,可這就是人心,哪怕張居正活著算盡一切,也不不知道自己悉心教導的學生其實心里怨恨至此。
變法最需要的就是當權者的支持,他的學生,本該是最繼承他的政治主張,最支持他的人,是他以為自己死后可以托付的人。
可是,最后毀了這一切的恰恰是他抱以希望的學生。
張居正忘記,那是皇帝,而不僅僅是他的學生。
李一慢慢道
“他是鞠躬盡瘁的帝師,他是大明王朝的一代名相,他是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他延續了大明江山。
他一心為國,卻功敗垂成,終是人亡政息,成大明遺恨,這就是張居正。”
萬歷皇帝神色漠然,老師,我才是皇帝。
張居正最坐在椅子上,頭往后仰,緩緩閉上眼睛,在他還不是首輔的時間,他能在高拱徐階幾位把握好分寸,誰都視他為自己人。
他把局勢引導為他所想要的局面,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后捅他一刀卻是他報以希望的學生。
他當然知道他是皇帝,所以才想要把他教導成他想要的圣明天子。
可如今看來,他也不過如此。
他連個孩子都不能教好,他也顧全不了家人,他這一生居然失敗至此。
一敗涂地。
這時,有個少年探頭探腦。
張居正板起臉,“陛下這是做什么”
少年皇帝期期艾艾,母后說要拉攏老師,不能讓老師寒心。
額,所以他是來道歉的
少年皇帝胡思亂想,抬頭,卻突然發現老師仿佛老了許多的,和他印象中強勢的,永遠對他苛責的老師不大一樣。
他抿了抿嘴,原來老師也會老嘛。
總有一天也會離開他啊。他有些悵然,還沒有那么重視權利,也還沒有那么怨恨的少年皇帝突然先心慌了,他難以想象沒有老師會是什么樣的。
“老師,對不起。”他老老實實的道歉,哪怕他還沒有到明白深奧道理的時候,可是此刻卻已經先害怕失去大樹遮風擋雨。
張居正靜靜的看著他,他的學生,也不是一開始就那么乖張,和他對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