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20日,深圳。
新飛電子科技公司新投產的VCD播放器和光盤生產線,正式宣布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
由于擁有CD和CD-ROM生產線作為底子,VCD生產線的投產是非常容易的。畢竟,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只不過,VCD多了一些電路板和解碼芯片。
本質上,VCD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電腦”,只不過,由于節約成本,其芯片僅提供了解碼和播放VCD格式的影音文件的功能。
擁有CD光驅的計算機用戶,實際上,僅需要再買一個解碼芯片,就可以具備VCD的功能。在后來電腦越來越強大之后,根本就不需要購買解碼芯片了,一般的影音播放軟件,就可以解碼各種常見格式的影音文件。
但在現在,VCD絕對算是高科技,至少,比電視機的科技含量還要高一些!
新飛電子科技公司的總裁柯慈雷向著代工廠的負責人感慨說道:“我有預感,未來新創業電子公司有可能超過飛利浦公司。”
“也許吧。”代工廠負責人李云濤并不發表自己的意見。
包括新生產的VCD,也并不是由品牌廠商新飛電子科技公司自己去生產,而是外包給了專業的代工企業新愛電子。
創立于北京,崛起于深圳的新愛電子公司,幾乎包攬了新創業電子公司的街機、掌機、電視主機和CD等等產品的整機生產。
隨著這些產品的暢銷全球,新愛電子目前雇傭的工人已經超過10萬人。
而光是CD相關的組裝廠,工人規模就達1萬多人。因為,CD唱片機、CD-ROM等等產品加起來每年完成訂單超過600萬臺。
即使代工廠僅賺一點辛苦錢,但由于訂單規模的龐大,一年凈利潤都不低于3000萬!
這還僅僅是代工廠的利潤,新飛電子公司目前是CD產業的寡頭,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扣除各項成本的凈利潤,也達到5000萬美元。這還是,薄利多銷不斷的降價,來擴大市場占有率所取得的成果。如果單純追求利潤,其凈利潤規模做到兩三億美元左右,也并不是難事。
而目前CD的發展,也超過了飛利浦公司的預計,它不僅僅是應用于音樂市場。而且,靠著CD—ROM已經擠入了游戲機和計算機的配件市場。
現在,再推出一款VCD產品,則是進一步把產品線,延伸到了家庭影院的市場。
這一刻,柯慈雷豪情萬丈,感覺到自己在改變世界。是的——這種偉大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其領導的企業迅速的做大,有希望躋身世界五百強企業。
更關鍵的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