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1微米光刻機研發成功,國內半導體工藝水平跟國際先進水平至少縮短到3年,有了這個鋪墊,我相信我們很快就可以迎頭趕上。”
林棋喜形于色,這可不僅僅是對新創業的功勞,而是一次性提高了國內光刻機水平,可以預見的是,政府在政策上肯定會有傾斜,至于人才,林蒙就有大量的儲備,而且每一年都是在物色好的人選,蒙欣開出的工資非常不錯,迄今為止,沒有出現一個員工流失,讓林棋也是不得不佩服。
這樣的人才基本都是高精尖,走到哪里都能吃香,他們留下的原因,也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工資,還有蒙欣的管理手段,雖然開始的時候蒙欣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但效果明顯很不錯。
“這算什么?我們還有沉浸式光刻技術,這個技術太牛逼了!影響未來幾十年,后來歐洲的荷蘭A**L徹底一家獨大,主要就是因為路線正確,走了沉浸式光刻的路線。而日本的廠商,由于路線錯了,在21世紀初,半導體制造工藝卡在65納米時,從原本光刻機產能領先的國家,迅速的開始變成只能供應中低產光刻機,并且,還在不斷失敗和破產!”蒙欣很自信的說道,“所以,科技研發的路線很正常,關鍵的時期,技術抉擇,選對了路線,就有可能贏家通吃,奠定幾十年的優勢!”
“你是說,未來國內的半導體產業的工藝能做到國際領先?”林棋不僅震驚。
“對!不用A**L的光刻機,我可以研發更好的。”蒙欣傲然說道,“以后,光刻機市場,林蒙科技說了算,不僅僅國內,全球范圍內,等到我們的更關鍵的技術突破出現后,就是那樣的格局了。”
……
89年10月9號,林蒙科技公司正是對外宣布,1微米光科技研發成功,瞬間引起了國內外科技行業和媒體強烈關注。
1微米光刻機,這絕對堪稱的國之重器。
全世界有能耐做出這種精密機器的國家,不超過5個。
就算是現在的蘇聯,雖然有不少其他方面的技術,但卻做不出1微米的光刻機。
現在光刻機領域最強的國家,主要是美、日、荷蘭等等國家,荷蘭其實也不算一己之力做光刻機,而是背后有廣大的歐洲國家,以及世界各國的配套企業的供應精密部件。所以,一些最基礎的東西,荷蘭是不需要自己研發。
但是,林蒙科技公司,卻不能只研發產品,不研發周邊。整個研發過程中,國內至少攻克了幾千個重大課題,不僅僅是一些著名的科研院校。可以說,全國所有的大學,基本上都有林蒙科技分配出去的一些子項目的研發。
數以萬計的團隊,百萬的廉價的科研狗,采用了人海戰術的模式,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不少人,單獨做項目,并未自己牛逼。
但這些項目整合在一起之后,尼瑪的,這個牛逼就大發了!
原本,國外賣給中國的半導體設備的工藝水平,正常情況下,至少要落后10年以上,才會有選擇的對國內出售。
但現在,去尼瑪的那些又貴又落后的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