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寧珩就備了一份足夠體面的謝禮帶著溫雪杳一起登了八王爺當初離京前的舊宅。
季子焉掃了眼寧珩身后兩名侍衛合力才抬進來的箱子,臉上一瞬訝異后,話是對著寧珩說,但目光卻不經意掃過溫雪杳。
“長青本就托我多多照看雪杳,寧世子實在不必再送此謝禮。”季子焉聲音很淡,讓人辨不出情緒,別說那日遇險的是雪杳,就算是旁人、陌生人,我也會出手相救。
寧珩執意,季小王爺品性高潔,但這該有的禮數還是要講的。
季子焉默了一瞬,都是聰明人,他又怎會聽不明白,寧珩這是在以溫雪杳“夫君”的身份借厚禮答謝他,同樣也是在劃清兩人間的界限。
其實按照他與溫雪杳舊日相熟的程度,就算不送這一份禮又何妨,送了反倒顯得見外。
可看對方身后少女眉眼溫順的模樣,分明是同意寧珩此番做法的。
畢竟她昔日喚他一聲“子焉哥哥”,卻也不是親哥哥。
季子焉緩慢地動了動唇角,順著對方的意將這份禮接下。
見他收下那一箱禮,寧珩彎眸,手極其自然地虛攬一把身側溫雪杳的肩,壓低聲音教人似的哄著“阿杳,謝過季小王爺。”
溫雪杳抬眸掃寧珩一眼,他話中的那些小心思不說旁人能不能看透,她總是能看透的。
她抿著唇,也沒有戳穿他,款款福身,雪杳謝過季小王爺當日相助。
說完,寧珩復又跟著溫雪杳一同朝著季子焉行了一禮。
夫妻倆人,一唱一和。
季子焉寬袖下的手微微收攏,指尖泛起青白之色。
往昔江南的歲月似乎都被這一句輕飄飄的“季小王爺”隔開了,他心中說沒有波動那是假的,可不論內心如何的驚濤駭浪都只是是他一人之事了。
從前是,今后更是。
他下意識捏了下指尖,細微的痛感讓人清醒回神,不論他心中如何想,可面上絲毫不顯。
下頜輕點,便抬手托起寧珩行禮的手,云淡風輕道“寧世子不必多禮。”
至于旁人,自用不著他來扶。季子焉垂了下眼,再抬眼時溫雪杳果然已經被寧珩貼心的扶了起身。
幾人在廳中坐下,丫環很快就奉上三盞茶。
過幾日待季小郡主和親一事解決完,季小王爺與令妹是否就要啟程回封地了寧珩抿了口茶問。
季子焉應當是。這一場狩獵,有人歡喜有人愁。
季婉婉,便是歡喜多過愁的那家。雖當時聽聞溫雪杳重傷季婉婉也嚇了一跳,可誰又能料到狩獵回來她會聽到更令她震驚的消息。
原本落在她頭上的和親一事作罷,如樂公主與姜國太子重歸于好,不日便要與其重返姜國了。
這季婉婉不用被送去和親,作為她兄長的季子焉自然也無親可送,兄妹兩人不日便要重回八王爺的封地。
此事無論對于有心上人的季婉婉而言,還是對不愿其遠嫁和親的父兄而言都是好事一樁。然而明面上眼瞧著和親一事算是塵埃落定,實際上卻并不是這么回事。
若非前些日子溫雪杳遭元燁牽連受傷,寧珩與溫長青或也不會順藤摸瓜查出元燁在和親一事上竟也在暗中推波助瀾了一番。
當初的和親人選,便是他無意中與官家提起的。
眼下瞧著寧珩逐漸聊到此事,季子焉也警惕的將下人摒退。比起季子焉仿佛早已知曉此事的輕描淡寫,一旁的溫雪杳反倒有些坐立不安。
她心中驚駭,原先她便記得上輩子并無送季婉婉和親一事。那時她雖有疑心或許此事的變化與元燁有關,但也沒有確鑿的證據,更想不到他如此做的動機是什么。
可經過最近發生的事,溫雪杏心中隱隱有了別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