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的成功引領了這些年龍國歷史電影的新浪潮,許多導演受到路關導演的經驗的啟發,開始嘗試在歷史電影和電視劇中尋找藝術與商業的平衡,畢竟龍國不缺會拍歷史的導演。這種趨勢不僅推動了歷史電影領域的發展,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對歷史電影產生了興趣。
其中就不得不提和顧白目前關系很好的秦子亭了。
秦子亭五官英挺,相貌很適合拍古裝戲,在這波歷史電影風潮中他塑造了不少經典角色,收獲了不少名聲和榮譽。
另一邊,青春片的市場則是由封肅導演打開的,當時青春之歌的成功又涌現了一批寫實青春電影,這類電影雖然沒有大爆,但也總能賺到錢,其中大學生是觀影主力軍。
總的來說目前賣座的幾種電影類型中,居然有兩種類型與顧白有關。
所以單翰墨才會揶揄地問顧白,卻沒想到顧白這人經不得夸,在顧白看來,夸他就和罵他似的。
“這些電影類型我們基本上都嘗試過了。”顧白揮了揮手“這些電影類型都讓我們賺到了錢,接下來我想嘗試新的類型,我是說,嗯,開拓新的市場。”
林澤南問道“顧總想拍文藝片嗎”
“不。”顧白也想過拍文藝片,但此前的接連失誤讓他覺得即使他給導演說你就拍一個人蹲在那里,劇組也能給他整出個等待戈多來。“有沒有什么目前幾乎沒有市場的電影類型”
行政總監井盛舉手“顧總說的是紀錄片嗎”
顧白聽了井盛的話后微微點頭,“我很久之前就有拍紀錄片的想法了,我覺得現在是時候去實施它了。”
記錄片的成本可能會很高,但票房總是很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大家對此有什么想法嗎”顧白慎重其事地問道。
他以為大家會反對他,畢竟這個選擇對于公司的效益來說非常糟糕。
但沒想到大家沒提任何反對意見,反而興致勃勃地發問
“顧總打算拍什么紀錄片”
“顧總總算要拍紀錄片了。”
大家看上去好像早有預料似的,這讓顧白有點驚訝。
顧白“你們不意外嗎”
“顧總一直以來都很注重經濟效益之外的東西,拍記錄片是正常事情。”助理黎如云說道。
顧白倒忘了自己一直折騰,導致大家對他有一些抗性了。
顧白“大家談一談紀錄片的盈利問題吧,暢所欲言。”
于是員工們就開始嘰里呱啦討論了。
從他們的交談中,顧白得知紀錄片一開始的票房可能會很低,但是它們通常有不同于其他類型電影的長期收益。比如在電視、網絡或教育機構等地方反復播放,從而獲得一個持續的收入。
那沒有問題啊,反正自己已經把網絡版權都捐出去了。
宿主,紀錄片禁止全部捐獻網絡版權費用。
系統的提示聲響起。
好吧,即使不能全部捐獻,但自己可以后期好好把控啊。
顧白心里盤算了一下,感覺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