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陸忘塵猜的一樣,次日林南音再次出現在丹師會。同一時間同一位置,還是那身麻色衣衫,手捏一個飯團。
這次前來公共煉丹室圍觀的弟子很多,能坐地坐著,不能坐的就在旁邊站著。
這些人里一部分是真心想來看看能不能學到點什么經驗,有一些則純粹是想看看這個天賦一般卻靠勤奮走在眾人之前的前輩是個什么模樣,還有一些則全看熱鬧。
林南音不知眾人的感想,她看到人多,今日煉丹前半場則刻意放慢了一些,后半場則恢復平時的速度,至于能看到多少就看大家的悟性。
至于更高難度的冰心丹等二階上品丹藥,她最少也得等鄭、陸二人先當中表示他們已經突破,到時候她再奮力追趕上也不遲。
這天后,林南音每天定時定點出現在煉丹室,前來觀摩的人每天都有,有時候多有時候少,有人離去時收獲滿滿,也有人離去時還一頭霧水。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在丹師會中逐漸小有名氣,算是勵志類別的代表。
有人開始學習她把時間都用在煉丹上,此后丹室幾乎日日人滿為患,這讓丹院不得不又加蓋了兩片丹室。
同時她幾乎每天都啃的飯團也開始為人注意,路上買了飯團邊啃邊思索的丹師會弟子跟著多了起來,更有甚者,有人將這飯團戲稱為勤勵飯團,每天吃上一吃,自我勉勵,勤能補拙。
路上吃飯團的人突然多了起來,隔壁符院的弟子們開始還不明所以,只覺得可能是飯團真的好吃。
等有和丹師會弟子交好的人知道緣由后,他們也備受鼓舞,覺得煉丹能靠勤奮,那他們畫符是否也行
再之后,三嬸家的飯團又賣到了符院里。
符院成立的時間比丹師會要早,里面有不少講師還是當初第一批符師會的人。
有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好些年,平時他們不會想起,但看到院里弟子們手里啃著飯團時,他們突然就想到了當初那個婦人為感謝他們做的那一簍大飯團。
“你們這是從哪買的飯團”一位老講師詢問路過的弟子道,三嬸食肆似乎就沒賣過這東西。
“回先生,是在隔壁三嬸食肆買的,味道挺好的,您也嘗嘗”那學生邀請道。
老講師聽是三嬸做的,就沒有拒絕,他從中掰了一塊放入嘴里,嘗完后笑道“還是和當年送過來的一樣,香”
老講師這模樣讓那弟子不由有些好奇,“當年難道三嬸食肆以前就是靠賣飯團發家的”
他們只知道三嬸食肆的宴席一絕,飯團這東西以前從未見過。若不是最近買的人多,他們都還不知道有這東西存在。
“不是。”老講師道,“那時馮三嬸還沒開這家店呢。說起來她開店和咱符院還有點關系。”
“哦”弟子對自家符院的往事有著極大的興趣,“先生可否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