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空星微微含笑。
“那一年宮中春日,我與徐先生初見,徐先生在花樹下認我做神仙,不料竟成讖語。如今我已登仙,再與先生聚首,平添許多體悟。”
徐元符愈發感動。
他們落座交談,不像仙人與凡人,倒像是一對許久未曾碰面的忘年好友。徐元符本著不吃白不吃的心態,用了點心和茶,都是不同于紅塵中的美味。吃飽喝足,徐元符只覺腹中滿滿,心中也滿滿,他略微正色,問起最重要的那個問題。
“九殿下,離開鹿臨城前,我去見了雍州王。”他略作停頓,“確切地說,我去見了九殿下留下雍州王處的那三枝花。”
他緊緊盯著陸空星的神情,表情漸漸變得熱切。
“九殿下,那三枝花,是否就對應著三重境我說與九殿下,九殿下只需點頭搖頭即可,不必給我太多助力,我想知我的體悟究竟對是不對。”
陸空星頷首。
“先生請講。”
這其實是最好的,就像陸文昭當初從不幫他想私心,要他自己悟。徐元符要想成仙,也必須悟出自己的私心才可,現在看來,徐元符的私心應該就是悟得“三重境”。這樣的私心,須得便覽紅塵百相,因此徐元符成仙會遲些。
徐元符忍著沒有揮舞自己的手腳,卻依舊能聽出興致高昂。
“我悟得花有三色,境有三重。所謂云上三重境,不分上下層級,只論存在狀態。”
“第一重,乃是凡人與世間諸多普通生靈所處之境。在這一境界中,有些渾渾噩噩安于命數,有些則能主宰掌握命數,卻無一不是醉心紅塵、致力實事者。對這一重境中人而言,鬼神可敬,更該遠之,仙道縹緲如虛無海市,好好活著完成志向,才是正理。”
“諸多庸人、長公主、雍州王、方大人,在其中。”
“第二重,則是求仙問道者之境。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只要發愿欲跳出紅塵之中,都有可能在這重境中,方士與精怪亦在期間,不過走得稍遠些罷了。在此境中者,煉丹服藥,修體養氣,仰望仙途而不可得,汲汲營營而不如愿,有魔怔者,有灑脫者,有執著者,有絕望者。”
“我、冷壽、皇帝等,都在其中。”
“而到了第三重,就是神仙之境。”徐元符眼中涌動起向往的光彩,“那是忽有一日乘風起,擁云抱月,逍遙紅塵之外,往來三山之間,餐風
飲露,呼鸞引鳳,是大自在者”
“九殿下,已在其中”
首尾兩重境,認知堅定,皆無苦痛,唯有中間一境,上不去下不得,痛苦極深。
“三重境,對應九殿下所贈三花枝。一朵潔白無瑕不染仙塵,一朵嫩黃初露仰首望天,一朵丹心徹底紅,超逸天地間。”
徐元符說了很長一大段,說完,他覺得忐忑,雖然對自己的答案有信心,依舊擔心有哪里悟得不對。
然而陸空星對他笑了。
“大善。”
徐元符眼底一酸,頓時掉下眼淚來,輕輕幾句,卻是他悟道的二百載。待心緒平定,徐元符小心翼翼地追問了一句。
“九殿下,既然我悟得對,那我究竟何時能成仙啊”
陸空星望了望徐元符身上的氣,掐指算算,他的手指頭不夠,就借一下陸文昭的。算完,他沉默一會兒,才開口說道。
“按徐先生這般在紅塵中游歷悟道,扶危濟貧,行于正道,大約還需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