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錢是建立在搜刮陸家財富的基礎上,一般人不能和她比。
當然,她也不能和賀云、謝君峣等人相提并論。
謝君峣卻不在意,“做得到,皆大歡喜,做不到也是人之常情。”
陸明珠嗯了一聲,隨即笑說“若是有條件,買下來做投資其實不錯,香江的地皮只會越來越貴。當然嘍,要想長期持有,得做好中間出現樓市跌宕起伏的心理準備。”
謝君峣頗為贊同,“很正常,樓價往往和國家形勢、社會經濟掛鉤,不可能永遠走高不走低。關于威廉朋友的這處物業,地段、環境確實優越,但想買的買不起,買得起的有能力有資金,還不如在旁邊買一塊地皮自己蓋新樓,比直接花120萬買舊樓來得劃算。”
這也是他們盛豐置業公司明明有資金卻不說購買的原因。
陸明珠笑靨如花“你是生意人,肯定比我懂得多,也懂得低買高賣。我的心愿就很小啦,買樓當包租婆,每月賺點零花錢。”
她和陸平安將在香江生活三十年以上,不能光靠變賣首飾來生活。
而且,她手里那些珠寶首飾并沒有出售的打算。
她要留著當傳家寶。
聽了陸明珠的打算,謝君峣沉吟片刻,體貼地提出建議“不要買在太偏僻的地段,像深水埗,租金雖高,但租客是三教九流,不安全。”
陸明珠嗯了一聲,“我準備在港島買,離得近,方便打理。”
地段好,租金貴,應該不少賺。
謝君峣思考一會兒,“我有個同學的父親想賣掉他們家在皇后大道的兩棟樓,離王先生的光輝置業公司很近,樓有點舊,建了十年左右,每棟五層,每層約有1000平方呎,劃成兩間對外出租,租客多是洋行買辦、銀行員工、公司文員,不至于龍蛇混雜叫人生憂。”
幸虧他料到陸明珠不可能止步于購買山頂大屋,故而早早打聽好消息。
這不,用上了。
果然看到陸明珠眼兒亮亮的,十分感興趣,“什么價格”
“具體不清楚,大概二三十元,我們找他問清楚。”謝君峣帶她過海,直接找過去。
這位同學的父親白發蕭然,是個六七十歲的老伯,全家決定移民英國,妻兒已經出發了,他留下來處置在香江的兩棟樓,每平方呎要價20元。
兩棟樓共計10000平方呎,也就是20萬港幣,連租約一并轉手。
一樓做店鋪,月租金是1元每平方呎,兩棟樓下的四間店鋪就是2000元,二樓往上是住宅,租金按04元每平方呎來算,16間屋的月租金總共3200元。
老伯說“我這樓很好吧保養得好,一個月賺5200元,而且我沒賺你們的頂手費。”
陸明珠下意識地問“什么是頂手費”
老伯便道“七千頂手,月租兩百的話,你沒聽過嗎”
“沒有,說的是什么意思”陸明珠向他虛心請教。
“就是想租房,按500平方呎來算,先付7000元頂手費,然后再付租金200元。”每個房東都這么做,老伯亦不例外。
陸明珠倒吸一口氣。
心真黑
換成她做房東,只需新租客押一付三即可。
謝君峣在旁邊說道“李老伯,租房就罷了,我可沒聽說賣樓買樓需要頂手費,你別哄騙剛從上海來的小姑娘。”
老伯嘿嘿一笑,不說話了。
上下里外地看一遍,陸明珠對這兩棟樓很鐘意。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她又舍不得讓趙思楠賺她的經紀費。
正好她今天為了買山頂豪宅而帶齊所有證件和存折,和謝君顥低聲商量片刻,假裝從手袋中拿出5根手指長短的大黃魚,加上銀行存款和一些現金,湊足購房款和各樣稅費,順利買下這兩棟樓。
一個下午就辦好過戶手續。
如此一來,陸明珠全身上下僅剩1300余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