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仔細端詳片刻,笑對賀云說“乾隆工,真品無疑。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翡翠蓋碗本來有一對,這是其中一只,如果能湊成對,市價翻幾倍不成問題。”
那一只在她手里。
就是老爺子的珍藏,和眼前這只不能說完全一致,因為花色的位置不同,但絕對出自同一塊翠料,工藝出自同一人,連底部標識都一樣。
翡翠蓋碗極費料子,幾十斤翠料才能出一只完美的翡翠蓋碗,所以價格極高。
曲師傅驚訝回頭,“你竟知道應有一對”
“很奇怪嗎”陸明珠反問。
曲師傅搖頭,“奇怪又不奇怪。你的鑒定結果讓我不感到奇怪,可你知道這樣的翡翠蓋碗原本有一對我就很奇怪了,除非你見過另一只。”
陸明珠笑笑不說話。
曲師傅明白了。
陸家祖輩從事這一行,早先在京城開鋪子,收賣各種高檔的珠寶古玩,人脈廣,賺取到千萬資財,陸明珠的爺爺很早以前被稱為“陸百萬”,幾十年前才帶全家遷居上海,后來的陸父又精明能干,他們家自然擁有許多寶貝。
陸明珠見過另一只翡翠蓋碗,一點都不稀奇。
曲師傅接口道“我在清宮的一份檔案里看過相關記錄,知道這對蓋碗的來歷,那一只遺失在戰亂中,導致這一只價格低得多。”
陸明珠秒懂,“對呀,可惜了,不知道那一只翡翠蓋碗流落何方。”
即使外國人聽不懂他們說的國語,兩人也很謹慎。
曲師傅低頭看自己手里拿著的一只梅瓶,里里外外仔仔細細看一遍,用生硬的英語對沃克說道“當初鑒定時這只梅瓶是完好無損的,入庫前曾經過你們的重重檢驗,多方確認,現在出現一絲裂紋,是你們保管不當,要折價的。”
沃克一驚,“壞了”
湊近一看,果然看到一絲磕碰的痕跡。
好在這只梅瓶的定價不貴,不然真得賠死了。
這時,陸明珠看到一只漂亮的馬鞍戒,戒面是碧綠色,戒臂是濃紫色,透明無暇,兩色交相輝映,是典型的春帶彩,讓人一眼難忘。
又是一件清宮珍藏。
還有一支翠玉簪,翠艷欲滴,玲瓏剔透,垂著四串滾圓小珍珠組成的一掛流蘇。
年代不夠久遠,但看工藝和規制,可以確定是慈禧舊物。
下一個看的是字畫,陸明珠比較小心,因為這是一幅王羲之的真跡,字里行間蓋滿乾隆的印章,密密麻麻,破壞原本的美感,價值跟著大打折扣。
陸明珠悄聲問賀云“賀先生,原來的貨主是什么人”
“從北邊來的遺老遺少,現姓金。”賀云著人打聽得十分清楚,嘴角噙著一抹笑,“說是生意失敗,其實是賭博賭輸了。”
陸明珠又問了下整體價格,得到確切的數字后笑說“可以收,光這一幅字就值了。”
才50萬港幣
忒值了。
當年銀行把價錢壓得低,現在不可能加價太高,只把利息收回來再加一點賺頭,因為買方是賀云,是銀行大客戶,他們給面子。
曲師傅和杜師傅也告訴賀云“很合適。”
這些寶物的價值遠遠在估價之上,他們要是有錢收回去,轉手賣給各個高門大戶就能賺個一兩倍,若運氣好,賺十倍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