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陸父的認可和贊同,陸明珠異常開心。
她告訴陸父“我整理了數十個戰役的資料,結合老兵們的經歷,一場電影根本拍不完,我準備寫成長篇小說,然后截取其中一個戰役拍成電影。
一場全軍覆沒的戰役。
這樣才會更顯得悲壯,更讓觀眾感到震撼。
陸父聽了說道“小說名字取名出川倒是貼切,因為你打算從他們出川開始寫到抗戰結束,電影就得換個名字了。
“出川之某某戰役”陸明珠想了想,這么回答道。
陸父嗯了一聲,倒是可以。名字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
謝君燒等他們父女交談結束,問陸明珠是投稿給香江日報還是自家的明珠日報。
“當然是自己家的報紙了。”在昆侖劍俠傳完結后,陸明珠就沒給香江日報投稿,江湖風云錄差不多也連載到尾聲了。
按照陸明珠的估算。
寫完結局后因為要留在首都收集資料,所以仍是寄回香江,應該比他們早到。
謝君巉點點頭,道“我去接你之前,咱們的報紙銷量已經穩定在七萬份左右,偶爾會賣到十萬份,受眾很廣,遠勝香江的很多報社。
和陸明珠見面后光顧著談情說愛,忘記把情況告訴她了。現在也不晚,也不晚。
主要是謝君燒知道未婚妻很忙,不太關心報社的經營情況,全權交給陳總編打理,自己只當甩手掌柜。
陸明珠欣喜不已,不容易啊,從發行到現在已經有五個月了。時間過得真快
“不到半年就把創辦的報紙銷量穩定在七萬份左右,很厲害,希望你們再接再厲。”陸父表揚她,自從你那篇昆侖劍俠傳完結,香江日報沒有水平相當的小說可以刊登,銷量從二十余萬份掉到十萬份左右。
他一直關注情況,是以十分了解。
陸明珠雙手捂住臉頰,江湖風云錄也快完結了。
除了出川,她還得再寫一部武俠小說,同時連載,或者武俠小說先登報,用來穩固人氣,穩固銷量,銷量越高,看到出川的讀者越多
。
她把自己的計劃告訴陸父和謝君。
陸父和謝君燒異口同聲地道“累不累累了就寫一篇。”
不累呀,反正我無所事事。”陸明珠現在干勁十足,兩只眼睛閃閃發光,“我不希望世人忘卻英雄們的付出,因為我們生活在他們用血肉鑄就的太平人間。
說著,關于天府兒郎第一次出戰,陸明珠問陸父。
戰況如何我已經看過相關資料,也聽老兵們講過細節,那上海的情形呢大家是什么反應怎么逃亡的是不是有人積極參與抗戰,有人卻不戰而逃是不是戰場上血肉橫飛,租界內依舊歌舞升平我的記憶不太深刻,您應該清楚。”陸明珠道。
“1937年啊,距今已經十六年了。”陸父覺得歷歷在目。陸明珠當時才三四歲,自然沒記憶。
因為陸明珠要聽陸父講古,晚上不回山頂,謝君巉一個人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臨走前,真是一步三回頭。
陸父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