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幼稚園的書法比賽,是香江書法協會舉辦的,十二歲以下兒童均可報名參加,一等獎是500元港幣。
報名費是10元港幣,謝君顥早就替侄女交過了。好好上學后,他露面比較多。
書法比賽時間是正月初十,比賽地點設在高峰置業公司建成后贈送給陸明珠的明珠大廈,經常有文藝界的盛事在這里舉辦,還有數家在香江頗負盛名的畫廊租用明珠大廈。
雖然如此,但沒人認識送好好前來的陸明珠。
就是拍賣珠寶有新聞登報也沒有她本人的照片,只有閃耀的珠寶。
有參賽兒童的家長見陸明珠長相出眾、氣質高雅、衣著華貴,不像是普通人,就過來套近乎,看著眉眼一樣精致的陸好好,你這么年輕,女兒都這么大啦真漂亮。
她以為陸明珠只有二十歲上下。
陸明珠抿嘴一笑,毫不謙虛地說“謝謝夸獎。”
對方旁邊是個十歲上下的男孩,穿著白西裝,舉止文雅,好奇地看了看好好,”妹妹,你幾歲了也來參加書法比賽嗎
“我七歲。”未滿六周歲的好好自動給自己按虛歲算。
好像把歲數加上去,就顯得自己大一些。
這么小”男孩驚呼出聲,“我十一歲,我叫季文軒,學習書法五年,已經連續參加三屆比賽
了,這是第四次,很少見到你這么小的妹妹。
好好仰著臉,有志不在年高。
逗得眾人一笑。
陸明珠摸摸女兒頭頂的雙丫髻,好好,你要謙虛一點。“哦。”好好尚不懂謙虛為何物。
她抱著自己的書畫用具,忽閃著大眼睛,一點都不怯場。
比賽時,她也不需要陸明珠幫忙,擺放文具、鋪紙、滴水、研墨等都是自己做。陸明珠和其他家長一樣,站在場外注視自己孩子。
全場約有兩百余名兒童,男多女少,后者僅有五分之一,六七歲年紀的更少,算上好好不過六七個,站在書案前很有架勢,而十歲左右的則占一多半,更沉穩一些。
年紀小的到底弱些,有的眼圈都紅了。
書法協會的會員當裁判,有人眼尖。
他全場走一圈回到裁判席,低聲道“知道我在參賽兒童手里看到什么寶貝了嗎”
“老關,什么寶貝”有人不客氣地問,都是孩子而已,能有什么寶貝
先開口的老關說道“乾隆年間的羊脂玉雕九龍鎮紙,一定是御用,我在我家傳下來的記載中看到過,祖上進獻的萬壽節禮,和記載中描述的一致。
不是凈白玉,帶著金色的皮,是標志。
旁人就問是哪個孩子用這等珍品,老關回答“年紀最小的那個女孩,穿紅色唐裝,還戴了對水頭極好的翡翠鐲子。
那么好的翠料用來做童鐲,也是闊氣。
“那我得看看。”有人道。于是,幾個裁判裝作不經意間地從陸好好跟前走過,還站住腳看她發揮。
好好見慣了大場面,壓根不放在心上,落筆沉穩,寫的竟是唐伯虎桃花庵歌,一氣呵成,筆致頗有唐伯虎之風,而不像其他參賽者只寫一行字或者幾行字。
回到座位后,一個老者說道“她一定見過落花詩冊,說不定還臨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