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粥”狗子本來吃飯很快的,可今天身上又是一件新衣服,于是一邊吃一邊摸自己的衣服,就慢了很多。
那邊潘大娘已經在舀水了,抽空回到道“對,大人家里的祖訓,每年頭一場雪的第二天就要施粥接濟窮人,年年如此。”
前廳。
昀哥兒已經把嬰兒套餐吃差不多了,旁邊翊哥兒連吃帶玩兒也吃飽了。
不過這時候昀哥兒也知道了施粥的事。
昀哥兒一聽眼睛都亮了,趕緊舉起小手手,跟課堂想要積極發言的小孩子似的,“我去,我也要去,娘親帶上我。”
昀哥兒其實不是對施粥好奇,他是想看看李府之外的隴縣到底是個什么模樣,昀哥兒真的感興趣極了。
他從出生到現在,外人沒見過幾個,就連整個不大的李府都沒逛完兒。一般他都在后院房間里面、小花園那兒還有就是前廳吃飯的地方出沒,別的地方辛娘不帶他去也不讓他去。
總是說小孩兒還小,亂走邊邊角角的地方,說不準就被什么東西沖到了。
唉唉,總有一套說辭。
可是這回施粥唉,那一定要出府了,昀哥兒想去看。
辛娘點了點他的頭,“不行,你太小了,外面那些流民乞丐不僅臟亂,不少還是帶病的,你怎么能去摻和這個。”
“娘親娘親。”昀哥兒抱著辛娘的脖子就開始撒嬌。
翊哥兒不解其意,但不妨礙他也有樣學樣,在布氏面前哼哼唧唧的。
辛娘是打定主意要做個慈母唱紅臉,這白臉的事兒要李復來,于是妥協道“那等你阿爹回來,這事兒得他做主。”
辛娘這么說了,昀哥兒索性就待在前廳不肯離開,一直盼著李復什么時候來。
今天是李府施粥節,李復作為唯一的成年男子,肯定是要到場的,所以快接近中午的時間,李復打卡之后提前給自己放了半天假。
廚房的潘大娘她們早就做好準備了。
李復到家將就吃了點東西,就發現就到他小腿高的昀哥兒站在他旁邊,黑湛湛的眼睛一直盯著他。
李復差點被看毛了。
“怎么了昀哥兒”
辛娘笑著把事情說了。
“不行,昀哥兒跟翊哥兒都還小,外面也沒什么好看的,要是覺得無聊了,阿爹晚上跟你跟翊哥兒買個小鼓玩。”
一般富貴一點的人,基本要到了兩歲多近三歲這樣,才會考慮把小孩帶出門。有些仔細一點的,更是要到五六歲。實在是小孩的夭折率太高,加上世道也不大好。
昀哥兒這么聰明,李復就更不想他擔上什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