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些半大不大的小孩兒嗷嗷叫著抱著碗筷回來的時候,昀哥兒就讓那些婦人開始分粥跟餅子了。
這些都是淡口,因此昀哥兒還準備了一些腌醬菜分給他們。這些腌醬菜大多口感不是很好,有些苦澀,也是今天縣丞他們從隴縣而來時帶來的。
不過這對堎底下鄉的鄉民來說,這些腌醬菜可一點不差。鹽價不便宜,平時家里用的鹽那都是小心又小心地拿,鹽罐子更是放得高高的。
現在就著這一小塊腌醬菜喝一口粥,還能咬一口大白蒸餅,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日子。
這樣的光景要是能長長久久好了。
昀哥兒自己也端了一碗白粥,看那些鄉民一個個席地而坐呼哧呼哧地吃著,他都冒出了不少胃口。
“阿爹、姜叔、狗子你們都一起吃嘛,這粥也不壓肚子。”昀哥兒笑道。
李復這人平常很注重禮儀的,還是第一次站著端著碗吃飯。
邊吃昀哥兒邊說道“咱們這次多了不少流民,堎底下鄉這兒也是地多人少的,到時候會從流民里面編入大概五百人左右進入堎底下鄉。
這些人來了,明年開春熟田種好了之后,咱們全村得組織一起幫他們開荒。開荒出來的土地也是一樣的,全部屬于縣里公有,然后分給這些外鄉人。”
隨后,昀哥兒把上次開荒生田的稅收制度又說了一遍。
然后昀哥兒再次強調,這些流民并入堎底下鄉后,就會上堎底下鄉的簿冊,一定要將他們視為同鄉人,不允許排外。
其他事情昀哥兒倒是很放心,唯獨這件事估計后面還得繼續強調,還得想個口號來讓堎底下鄉本地人真正接納他們。
從大學生昀哥兒的記憶來看,這個時代的人對外鄉人真的很排斥,別說一代人,幾代人想要真正融入都有些懸。
就像是大學生昀哥兒那兒的清代太平天國運動,當時在廣西爆發就是因為土客矛盾到達了極其尖銳的地步。其中太平天國的領軍人物石達開等人都在當地生活了有三代人的時間門了,可當地人依舊視他們為外鄉人,并且仇視他們。
有了歷史的前車之鑒,那這里就更需要好好引導了。
隨后昀哥兒又告訴他們,冬季雖然開不了荒,不過秉著自愿原則問問大家愿不愿意加入衛瓘老頭的工程隊。
這不是服徭役,是拿錢干活。
這么些流民要分村居住,那就要建造房屋還得上山砍樹,整個冬天都有得忙了。這次呂頭他們回去,但是縣丞他們又把衛瓘幾個人帶了回來,可不就是這個意思。
上次跟衛瓘簡單說過話,昀哥兒覺得這老頭還蠻有想法的,組織能力也不錯。反正新農村建設也需要工程隊,以后讓他們做國企好了。
衛瓘來的時候就知道有好處,沒想到有這么大的好處。
幾萬人的房屋啊,到時候還得挖溝渠開荒什么的,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沒活兒干,只會擔心身體不要累垮。
當然衛瓘也知道,只要有錢賺誰不想做這個工程隊呢。但在隴縣這兒,還不是昀哥兒這個小貴公子或者是縣長一句話的事兒,所以還是得馬屁拍好。
昀哥兒雖然說要快點講完,可實際上一個上午都耗在了村口。
于是又順帶還請大家吃了個午飯。
大致方向總算是讓堎底下鄉的人知道了,而到了下午就直接忙碌了起來。昀哥兒不想拖,做事就要趁熱打鐵。
因此下午的時候,衛瓘帶來了三四個人對一股腦圍上來想要加入工程隊的人進行面試。
這些鄉民有淳樸的一面,也有劣根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