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晴了好幾天的隴縣終于恢復了以往冬季該有的模樣,外頭陰雨綿綿又帶著一股寒氣。
今天有事外出。
所以一大早昀哥兒自己就醒了,知道昀哥兒沒兩天又要出去,辛娘就嘀嘀咕咕的。
雖然是帶上鄉勇跟民壯去渾水摸魚,可不管大戰小戰,只要上了戰場就是兵者兇也。李復本來不想叫昀哥兒去的,反而是姜光不知道想起了上次意外生捉馬義的事。
他總覺得昀哥兒是個小福娃,自古圣明之君肯定是自帶運道的,于是就提議把昀哥兒帶上。
他說可以讓昀哥兒墜在最后面,而他則帶著樂單等人一二十人護衛在昀哥兒左右。要是力有不逮,他也可以立馬帶昀哥兒遁走,絕對不會讓昀哥兒出事。
他跟樂單等人屬于游俠保鏢,專精保護雇主這一塊,因此姜光這點口氣還是有的。
剛好昀哥兒也好奇這次線下沙盤結局如何,另外就是那些鄉勇昀哥兒確實把他們當成起家的資本之一。
兵貴精不貴多,基本盤的兵打磨好了,后面以此為基礎擴招,那這種精兵的氛圍就會不斷擴散。要是基本盤爛了,后面就是一堆散沙。打打順風仗還行,稍微遇到一點艱難的戰事就得崩盤。
這些鄉勇第一次出去,原身還是逃兵出身,恐怕內心還是有著怯懦的,所以昀哥兒也不放心。
他得去看著。
昀哥兒自己想去,姜光剛好也跟著勸說,李復最后才點頭答應。
吃過早飯,昀哥兒逗笑了自己阿娘之后這才讓丫鬟抱著他去李府門口,李復早等他了。
民壯已經穿了甲胄,前面大概十來個人左右配備的武器是長刀,所謂長刀就是長桿型的,重量接近三十幾斤,揮舞起來真可以把人劈成兩半。而且它長、重,還是騎兵的克星。
唯一麻煩的就是太重,能夠使用它的人對身體素質要求很嚴格,這五六十個民壯、牌頭,能夠用長刀的也就這幾個人。
剩下的人就跟姜叔他們一樣,是一左一右配備兩把橫刀掛在腰間,另外還有格斗匕首兩把、長弓一把、弓箭50支,另外再配備一把短斧,這些就是所有民壯鄉勇配備的武器了。可以說李復有心造反,因此武器上是按照梁國的法律給他們滿規格配置的。
不過這些都是李復自己私人出資悄悄買的,現在的梁國征兵上戰場,步兵基本就發一身輕棉衣外加一把卷刃的橫刀,然后就完事兒了。你要是想在戰場上活下來,裝備不夠你就自己去買,反正梁國能發給你的就這樣了。不僅武器、衣物上全部沒按照規定給到位,軍餉更是縮水到幾個月發一次的地步。
甚至有的邊防那兒,爛到那些服役兵都不發武器,全靠自己拿著木棍、菜刀、石頭上,說白了就是用人命就堆。
別看人不多,全部著裝上身以后,乍見之下那種士兵肅殺之氣就已經開始浮現了。
昀哥兒自己都心跳了一瞬,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兵了。
這還不是百戰之兵,氣勢上就有些嚇人了,不知道以后如果有大批的百戰之兵會是怎么樣子。
“阿爹,出發吧。”
李復一點頭,姜光立馬提留著昀哥兒上了馬車,一路悄無聲息從隴縣城門出去,然后跟那些早就等候著的鄉勇匯合。
這次昀哥兒第二次出城。
比起第一次,城外的城門附近現在堆砌著很多的木塊、石頭原先跟災區貧民窟一樣的房子也全部要重新建造。
另外附近拉了很多紅布,上面全寫的各種鼓動大建設的標語,之前昀哥兒還把紅布給搞漲價了。
不過后來發現了紅布被偷的現象,畢竟對那些剛剛安定一點財產都沒有的流民來說,這些紅布可都是能做衣服的啊。
是他考慮不周。
后來昀哥兒除了隴縣口拉了各種紅布,因為這里有衙役經常出入,偷竊現象不嚴重。而其他幾塊建村的地方,就全變成寫在平整的大石頭上、墻上或者木板上了。
現在四處張望,全是生機勃勃的動工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