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下意識喝了一口,茶咽下去就馬上明白過來了這個意思。他又不傻,只是李氏平庸多少年了,他真沒想過出了個昀哥兒還能出別人
他就算回家少,也知道李家的后輩中沒多少出色的弟子啊。稍微有點出色的,那拉出來連昀哥兒的一半都比不了。
孫瑞看李復面色一陣變化,立時道“李大人,這些錢財您收點一下。因李氏要起事,所以不少家財都進行了變賣,收攏了浮財。
您跟小公子還有翊公子的那一份族中財物都在此處了,這些年您不曾歸家,田產店鋪的盈利也一并送來了。
這是這些財務的賬本,您可自行核對。另外這是您大伯托我給您帶的書信,一并交予您。若是無事,我等也不久留了,族中還等著我們回去處理一些事務,就先告辭了。”
孫瑞跟李氏父子也不熟悉,不過跟李復原先有過幾面之緣。
這次多留了會兒,也是因為他來了涼州竟然發現李復做郡守了可惜就是他一路來,整個漢陽郡人煙稀少,除了隴縣之外,各縣好像亂糟糟的,聽說今年冬季李復在各縣殺了不少人,有的縣縣長、縣令都還空懸著,可見治理的一般。
能得湛盧說明李氏父子是有運勢的,不過想來也是因為李氏本來就氣運勃發,從而讓族人沾染了運道吧。
想罷,孫瑞也不多留直接就帶人離去了。
昀哥兒不懂自己阿爹在氣什么,本家給錢就不錯了。他們要是真的打下地盤,那肯定是他們自己做主安排去給誰,他也不能舔個臉過去說必須要給我吧。就跟他好不容易拿下來的漢陽郡,本家要是敢舔著臉來摻和一腳,昀哥兒也不會客氣。
所以這會兒昀哥兒不懂李復的復雜情緒,只是高高興興的湊到李復那兒去看書信。
李復在本家雙親皆亡了,唯一還算親的人就是他父親的兄弟,也就是李復的大伯李匡。
昀哥兒自然不算外人,所以李復直接打開了信。
李匡在信中再說了一遍李氏明年要舉旗造反的事,但又說讓他別摻和,他覺得昀哥兒是有運道的,所以讓他別急,好好在涼州培養昀哥兒才是。
最后又舉例說,自古真龍就不會早下場,本家一通忙活說不定是給昀哥兒鋪路。總之就是讓他心態放平,本家還有他在,他還沒死呢,反正屬于他跟昀哥兒這一脈的東西他會看住的,以后每隔兩年都會送來一批錢財。
其他就是告訴李復他很好,身體健康,現在還能吃兩碗飯,讓李復不用為他擔心。
現在路途不便,以后天下稍定,他就來涼州看看昀哥兒。他在信中說昀哥兒一定是個靈氣的孩子,想來不會辜負李家麒麟子這個雅稱的。他很高興,李復能生出昀哥兒這樣的孩子,然后對沒見過面的昀哥兒狠狠夸了一通。
昀哥兒這么喜歡聽夸夸話的人,這都被他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復看完李匡的信眼睛都有些紅了,之后才小心收好了信。
他父親早亡,爺爺更是早早沒了,于是李匡就充當起了李復父親的角色,在家時就經常關照他。他母親死后,一切停靈發喪還是他大伯親自操持,沒有任何紕漏。
最后他結廬守孝,大伯也是經常來看他,可以說是拿他當親兒子看了,甚至對李復的照顧超過了自己兒子。
“阿爹,本家之事你不要多想。您看咱們從隴縣到漢陽郡,咱們也沒多少依靠本家。而且我倒是覺得他們一群人真來涼反而不好,現在他們造反心切,可我覺得時機不到,到時候彼此意見不合也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