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到了李祁五十多歲,這十多年滿朝大臣跟他拉扯這個事都累得不行不行了。大家都快拉扯不動的時候,李祁忽然就生了一場重病,人就不行了。躺在床上一個月,李祁直接薨了。
皇帝死了其實也還行,最大的問題是他沒子嗣啊。別說皇子了,他連個皇女都沒有。然后就滿天下地吵開了,這皇位怎么辦啊。
當時也有人跟李拱去找寇德太后一樣去找過這位剛剛成為周朝太后的劉綽,也跟劉綽太后說了差不多的話。
那就是李祁絕嗣了,這皇帝得在旁支中選。
你看要不你選個年紀賊拉小的,這不僅容易培養感情,你還可以從小就把控他,自己垂簾聽政。
劉綽太后卻做了跟寇德太后截然相反的選擇。
她當時就拒絕了,同時說,李祁沒有辜負了她跟表姐,她也不愿意辜負李祁。一來她不想竊取李氏的權力,二來選年紀小的,恐怕外面的朝臣也好糊弄小皇帝了。
她不允許出現這樣的事,尤其出現會對李氏江山不穩的事。
于是在劉綽的操作下,他們就在旁支中選十五六歲的少年。這樣只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這位少年皇帝直接就能親政。
一番篩選之后,最后挑中的幸運兒是李祁的近支堂弟李璁。這李璁被選中時是十六歲,自小就有賢名,在封地那兒一直深受教導他的老師等人夸耀。
人選好后,劉綽太后的懿旨跟圣旨就一起出發了。
這種消息一般也瞞不住多少人,所以在旨意沒來之前,當時就有很多人上門去拜訪李璁,這是要趕緊燒熱灶了,甚至連李璁府邸的仆從都開始驕傲自得了起來。
誰知道當時十六歲的李璁卻穩住了心性,并沒有被這忽然的驚喜砸昏了頭。他首先是閉門不出,所有來燒熱灶的人全部不見,然后對出言不遜起來的仆從都狠狠教訓了一頓。之后就喊來了自己的老師們,一心一意在府邸中讀起了書。
他這一操作,對外好感度拉滿。
終于在三個月后,圣旨跟懿旨就到了。
李璁就這樣接旨,再跟自己母親還有阿爹告別,一路低調的前往周朝中樞。一路上,李祁都表現得很順從溫和,贏得了當時宣旨大臣等人的一致好評。
本來這事也算順利。
誰知道李璁的老實一直維持要他正式登基的前幾天,因為他忽然提出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是以什么身份去做個皇帝
當時大家都蒙了,那肯定是李睢繼嗣的身份去啊,相當于過繼給李睢,他跟李祁從近支堂兄弟變成了親兄弟,只有這樣他的繼承才是具有合法性的。
但是李璁不干了。
他說這樣一來,他豈不是就不能奉養自己的親父親母了這豈不是大不孝他不干。他的意思就是他要直接以李祁堂兄弟的身份登位,這樣后面就可以把爸媽接來養老。
而且他提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如果他過繼給了李睢,那李祁豈不是就斷后了
那現在按照他的想法不是剛剛好,因為劉綽太后這么深愛李祁,一定是不希望他斷了香火祭祀的。現在他不過繼給李睢,等他登位之后,再從旁支找個小孩過繼到李祁名下,李祁不就有后代了么。
其實滿朝大臣跟劉綽太后都不是傻子,他們哪里能不明白李璁的想法。
他提這樣的要求,不過是想利用這件事跟滿朝諸公掰腕子而已。他原來跟皇帝的位置一點關系都沒有,驟然得了這個位置,要是不一開始就壓一壓滿朝臣子,以后日子肯定不好過。
還有一點,那就是他要把劉綽太后踢出去。
劉綽太后要是待在宮里,這滿后宮都是劉綽太后的人,他能放心而且因為劉綽太后選中的他,于情于理,到時候不管劉綽太后做什么事,他都得好好地恭敬地對待劉綽太后。
這就跟一座山似的,劉綽太后不死就一直壓著他,李璁肯定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