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回武威郡的時候,剛好是天氣最熱的時候。返程日期早就通知了騫珪,今日是大軍入城,一切接應早就安排妥當。
城門大開,在戰鼓聲聲擂之中,在恢宏大氣的軍樂之中,前方抬棺的大軍率先入城。這次出征大勝,可涼州兵的死亡也是李氏父子領兵以來最多的一次。
戰旗在夏風之中獵獵作響。
原本熱鬧、激動的人群不由安靜了下來,隱約更有細微的哭泣之音傳來。
李昀騎馬跟在抬送棺槨的大軍之后,一直到見到李復、騫珪等人。今日,李復攜涼州上下官員來此迎接,可見對這次得勝回來大軍的重視。
“阿爹。”李昀卻沒有下馬,只是在馬背上朝李復行禮。
等李復點頭示意后,李昀這才深吸了口氣,看向四周。
烈日炎炎,戰旗昭昭。
涼州的縣民們、官員們以及將士們,也都下意識看向李昀。
“諸位”李昀忽地舉高手中湛盧,喊道“我等此行,大勝”
這一刻,那些士兵先是一愣,而后就只覺一股熱血沖上頭顱,口腔之中更是冒出一股股的肺腑之言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最后只能大喊“大勝大勝”
“大勝大勝”
“”
武威郡的縣民們也忍不住大喊起來。
他們受羌人劫掠之苦已經很久了,自從梁國衰弱,這涼州起碼有三四十年的時間沒有安生過了。
這一仗,涼州上下但凡有點血氣之人,都已經期盼許久了。
等眾人宣泄了情緒之后,李昀才沉聲道“諸位,我曾答應過固關鄉眾人,予我李氏一些時間,將來必然帶他們返鄉如今固關鄉空曠已久,當時我所立之無字碑,如今也能光明正大、問心無愧地去刻上涼州豪勇幾字。只待眾人返鄉,當初為阻羌人劫掠而死于刀兵之下的涼州之民們,也該受到后人們的告慰了”
今日大勝而歸,這消息早幾天就通過報紙傳遍了整個涼州。
李昀對信息這一塊是很看重的,自從得到無食教信鴿之后,這些年更是花了大力氣培養。
別的地方不敢說,涼州各處哪都有信鴿驛站。
各郡也有涼州新聞部下屬分部,武威郡當日印的新聞報內容,一般都會用信鴿傳信到各郡,各郡下屬新聞部就能馬上印刷。
有的地方遠一些,最多也就延遲幾天,但消息還是能傳開的。
這次這么大的事,這些年被安置在他處的固關鄉鄉民也有的到場。當初那位三老直接在人群之中顫巍巍跪下,大哭道“大人猶記當時之諾,我等涼州人日后定然視大人如涼州父母,千秋萬代世世為大人供奉一炷生香”
李昀看向那大哭的老者。
他也記得對方。
當時的固關鄉三老也是朝他跪下,與他定下了天地先祖皆可見證的誓言。
這一刻,李昀自己都有些熱血上涌。
自出生起,他原本只想當個混吃等死的官一代。后來是李復一心要造反,為了避免受到連累,李昀就只能硬著頭皮上。
再之后,多多少少李昀也想過培養親爹,望父成龍的事。至于其他,那就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