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情報看了起來,越看眉目越凝重,“我知道徐侑登基會很熱鬧,沒想到現在熱鬧到這個份上了。”
這蜀郡緊急傳來的情報上說郭佑自殺,他一死直接嚇到了朱權幼子。膽戰心驚之下,幼子竟然在自家喝的酒水之中下了毒藥,直接在家中驚懼而亡了。
要說這郭佑是誰
他祖父是梁朝朱榮時期的太傅,一品高官。雖說后來因為年歲大了以后致士回家了,但家中子弟一直有人在朝為官,家世淵源自不必說
要說郭佑跟騫珪的年紀差不多,當初騫珪揚名的時候,郭佑的賢才之名也傳了出去,都說他是治世大才。因為這樣的賢名,他被招入太學,而后一路高升,年紀輕輕仕途順遂。
后來洛京被燒,太后帶小皇帝遷徙,因為手中無兵過的戰戰兢兢,再到徐侑被太后以利誘到蜀郡,郭佑一直在其中奔走保全朱權。
誰知道徐侑權欲之心愈發重,直接占據了半個小皇城,眼看是不會回幽州了,也是郭佑當機立斷,率先說服了一部分大臣投效徐侑。他的意思是朱權不能跟徐侑勢如水火,要是惹惱了徐侑,他真做了弒君之人他們也沒法阻止啊。
如果當務之急就是需要先穩住徐侑,還能利用徐侑的兵力重新平定天下。再則,他們這些投靠的人還能規勸徐侑幾分,省得他被劉文集這些人帶歪了心思。可以說徐侑的造反集團中,那就是劉文集跟郭佑兩大勢力互相拉扯。
想起當初祝阿史登基,他試探說祝阿史這樣的人都敢這樣搞,他比祝阿史牛多了,沒道理自家比不過他。
劉文集這些人聽出來后,雖然還是讓他等等,可一個個都是贊同他登基得位的。可偏偏郭佑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文章送了上來,里里外外說了很多忠君的好處,又委婉說要登基也可以,但一定不是現在,還是等解決了現在滿天下的軍閥以后再說啊。
徐侑年紀稍大就混跡軍伍,有點文化卻不多。郭佑這文章寫的大氣磅礴,文人看了得說他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又說他立意深遠,誰看了不得熱血上涌,恨不得馬上報效君上。
可徐侑不看這些,反正他文化水平不高,自己一句話總結了這篇文章郭佑這小子反對我登基。那會兒徐侑不高興卻還能忍,別的奏折文章都留下不發,唯有郭佑的這篇還給人回了個善字。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
徐侑現在已經登基,這郭佑真正心系投效之人還是梁國朱氏,徐侑自然就不想忍了。
反正這事做了已經成了定局,而且他登基那天那可是天有異象彰顯,你郭佑要逆天而行,那就別怪他徐侑記仇了。
于是登基之后沒幾天,徐侑就派人去問郭佑,就說我上次給你文章批注善字的文章還在不在啊,在的話還給我,我批錯文章了。
郭佑當時就長嘆一聲,哪里不知道徐侑是要秋后算賬了。郭佑自己倒是不懼怕生死,只是他知道徐侑的性格,為避免連累家中妻子女兒,當天夜里,郭佑就上吊自殺了。
郭佑自殺的消息傳開,原本那
些保朱黨那叫一個戰戰兢兢。可誰都沒想到,這里面最怕的就是朱權幼子。
徐侑剛剛登基的第二天,郭佑還來找過他,告訴他現在做人做事要小心謹慎。話不要輕易說出口,人最好閉門不出,唯有如此才能讓徐侑對他放心。
幼子自然聽從。
誰知道才幾天工夫,郭佑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