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大門被緩緩打開。
張並抬頭,就看到了那個神色倦怠焦躁的少年,頓時浮現幾分愧疚之色。
祝阿史對張氏有活命之恩,之后對他也算是放心相托。張並雖也知曉祝氏不長久,可為了報這份恩情,還是決定勉勵維持祝氏的這份家業。
可他竭力所為,卻也不能叫這個少年皇帝輕松自在一些,甚至祝欽也只剩下這個皇帝的名號了。
自來豫州后,此地也沒修建宮殿。
祝欽所住叫雖然叫齊皇宮,原先也不過是豫州望族的老宅住地。當時本打算暫時居住,事后再選地方建造皇宮。誰知一年光景,齊國在豫州愈發艱難,也就說不上什么修宮殿的事了。
豫州這兒的豪族抱團又十分嚴重,手中田糧是怎么也不肯吐出來。
張並跟祝欽無奈,現有良田要不來,只能大力組織人手各處開荒。可開荒田地還要養一養,一來一去,起碼兩年內收成都好不到哪里去。今年才第一年,缺糧危機就已經發展到了眼下這個地步,張並都有些心力交瘁。
心中嘆氣中,張並大步跨入同樣有些清冷的宮殿中。
如今缺糧導致豫州之內,各色冬衣、炭火都極為昂貴。無法開源,那就率先節流。
張並見祝欽小小年紀都能如此克制自己的欲望忍受寒冷與饑餓,心中慚愧的同時也是真地感慨,祝欽是生不逢時。要是祝阿史早早立他為太子就好了,可惜啊。
“亞父,此番籌謀捐款,豫州各地官員、豪族拿出多少”祝欽急切問道。
祝欽好歹是個皇帝,也不愿開口閉口征募了多少錢糧。如此一來,實在像是個民間討飯之人。可如今是真需要錢糧救命,哪里還顧不得這個。
張並眉目深皺,他實在沒想到豫州各地官員、豪族已經無恥到了這個地步。
因反叛兵馬已經快到許縣,張並還以為到了十萬火急這個地步。他提出募捐,眾人秉著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也該拿出一批錢糧來。
誰知最開始這些人在募捐赴宴那日,一個個都穿了粗布衣物來,到了他跟前就開始哭窮。哭的張並很想大喝一聲,著人進來將這些無恥之人拉下去都砍了
后來實在沒辦法,只能由祝欽出面,以皇帝的身份誠懇要求他們募捐。
到了這個份上,這群人也不好再過分了。
不管怎么樣,祝欽是正式祭祀過天地的齊皇,他們對皇帝這個稱呼還是有幾分敬畏的。皇帝都拉下臉來討飯了,他們也有點不好意思再耍賴。
因而今日,再次開宴組織募捐。
“銀兩十五萬兩,糧草五千擔。”
“什么”
祝欽也不是那個什么都不知的小兒了,這點錢糧你放在尋常一戶之家,那是一筆驚天巨款。可若是用來安撫反派之軍,甚至用這些錢糧先給這許縣中的士卒下發今年一年所欠的軍費跟錢糧都不夠
“他們是在欺我年幼”祝欽面色陰沉。
他一個皇帝不要臉到這種份上,宴請之后對這些人一個個去哭窮,結果到最后就給他捐獻了這點東西
張並面色也不好。
他本顧及世家面子,可事到如今也怪不得他了
他已做出了焚城毀田之事,注定了要在悠悠青史之上留下惡名,那也不差這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