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騫珪只能佩服李昀的果決,到底是被真龍送璽之人啊。
秘閣一事一直商議到下午,另外又額外設置了秘書辦。秘書辦在州府就已經有了,里面都是一群人四方學府讀書考試后成績優秀的官二代們,當然也有一些寒門出身的學子或者極少的農戶子弟。
這其中農戶子弟少也沒辦法,四方書院最大的作用就是培養底層官吏。這個時代讀書是一種壟斷品,農戶子弟從小基礎就落下了,十來歲入四方書院讀五年書,哪里比得上那些官二代們。
農戶子弟讀完,大多都去了縣、鄉做起了胥吏書佐,只等以后有功績了再入書院深造上升。而頭幾名成績最好的學子,就能入秘書辦,主要的工作就是對送上來的文書進行分類。
然后把重要的文書按照處理它們的主官送去,再適當地給主官跑跑腿,學習一下事務處理的方式。
如今大明開國,李昀也沒裁撤秘書辦。
要是定國,以后全國得有多少要處理的文書送來了。大學生昀哥兒記憶中的史記記載秦皇每日處理大量奏折的話語為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這說明他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啊。
李昀覺得這不行。
不是他不要理政,關鍵是他也不是牛啊,會猝死的。
所以這秘書辦還是需要,剛好年輕人也能磨煉一下。
李昀的意思是秘書辦的學子依舊做分類的活,然后把對應文件理出來交給六部對應的處理人。等處理完后,學子們再將文件一分不差收回,再轉交給秘閣長們復審。復審完畢后,按照輕重緩急進行說明,再呈交給李昀,進行最后的批復、落實。
對李昀來說,他的工作量真的大大減輕。
大事已經有秘閣商議決定,一般這種小事,他看最終的結尾評語還有決定方案就好,加上已經有兩輪審核,要是他懶一點,咔咔直接敲章就行。
騫珪幾人也無話可說,只能口呼圣明。
今天是大明開國正式上朝的第一天,但是奉天殿上朝結束得快,但秘閣會議一直持續到了傍晚。
李昀跟當初在州府一樣,沒讓他們回去,反而是讓人準備了晚餐讓他們在秘閣旁邊的偏房吃。
“秘閣右邊那兒的幾座房子到時候都設置成秘書辦,這邊則是餐廳。你們以后估計會經常加班,不過忙歸忙,一日二餐還是不能落下。”
李昀在州府時就特意設置了廚房,就是為了不讓他們餓肚子。沒想到當皇帝了,他還是這個習慣。
騫珪下意識看了范旭一眼,大概就皇上是這種性格吧,才能讓范旭這種一看就是明哲保身的人,在當初陛下連一州之地都沒有時,他就愿意接家眷入涼。錦衣衛掌控天下情報,是皇帝耳目跟走狗,范旭都不擔心日后難以善終,一心為陛下處理錦衣衛事務。
還有鄭公,原本是當代大儒,最是重規矩。陛下登基至今,總是習慣自稱我,鄭公竟也并不多言。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時逢如此人主,倒是他們這些為人臣的幸運了。
葉悠悠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