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又說了幾句,這才各自分開做事起來。
而在文武都有事可干,李昀舒坦起來的時候,此刻青州卻不太平。
倒也不是別的事,而是隨著趙義、李昀的陸續登基,也算是占據了青州之地還有冀州半州之地的馬義不安分了。
確切地說是馬義的下屬開始有想法了。
倒不是他們不滿意馬義的領導,而是他們太滿意了。這些年,馬義一直很是照顧張宏兒子張唐以及當初帶走郭傕的那名幼子。
有的人虛偽,一時之事可以假裝。可要是一個人能十幾年如一日的假裝,那幾乎是不可能。
這幾年不管是原來的無食教兵馬還是郭傕手下的秦欽等人,都是發現馬義一直放權張唐,并請了不少名師教導郭傕幼子,可謂是盡心盡力。
可惜當初張宏的慘死打擊到了張唐,導致他做事十分猶豫,顯然不是人主之相。而郭傕幼子太小了,當初馬義帶走他時才兩歲,如今也不過十來歲的年紀,不頂用啊。
因而這些年,無食教等人還有秦欽等人反而開始認馬義為主,即使相處中他們也發現了馬義并無太大才華。
可他人品好啊。
此人有英雄氣又有君主仁厚風范,這樣的人,遠比那些忘恩負義的梟雄要來得讓他們欽佩
如今各地人主都陸續登基,他們的大敵李氏都登基了,他們占據一州半的地盤,努努力也能把冀州另外一半拿下。
兩州之地,主公憑什么不能黃袍加身當皇帝
此刻不當,氣勢上就落了李氏了啊。
所以想來想去,當初跟馬義有過沖突,現在卻十分佩服馬義的白當還有秦欽二人領頭,三天兩頭開始找馬義說登基的事。
馬義聽了,當時后背就嚇了一身冷汗。
這可不行。
要是這么做了,李氏那邊真不高興,他早年那些親筆畫押的信件被放出來,恐怕秦欽都要砍了他,因而馬義是十分堅決地拒絕了這事。
誰知道秦欽等人以為馬義是推托之詞,禮記禮器中有言,三辭三讓而至,這樣才能表達帝王登位的合法性以及禮節。
當時秦欽就按住著急的白當,與馬義對視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
馬義被他看得心一慌。
果然第二日,秦欽起頭領著眾人再勸,一直到第三日,眾人直接捧來一件連日趕制還
有些粗糙的帝王服,直接要按住馬義進行黃袍加身的戲碼。
馬義真嚇得不行,左躲右閃不讓這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而后大喊“諸位,諸位且聽我一言。”
秦欽等人以為馬義要發表什么登基宣言了,登時捧著黃袍退開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