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純馬后炮行為。
這故事,顯然是在秦始皇死去、秦二世即位、秦三年而亡,這些事情發生之后才編排出來的。
嬴政微笑jg
也就是朕有點短命,沒能活到那個時候。
天幕的述說,也剛好提及了這一段故事的編排時間,與嬴政的思路同頻。
蒼穹之上,那天音說道
至于在說苑反質里記載的秦始皇“坑殺方士”的故事,其誕生與傳播,應當是在秦朝滅亡之后,至漢武帝求仙問藥、大尊方士之間。而這一故事的編撰者,應當便是外出游說的方士們。
眾好家伙。以古喻今,自吹自擂。
這一套被他們玩得明明白白的。
而且,漢武帝
漢武帝又是哪位
漢武帝,你也求仙問藥啊
總而言之,說苑反質當中的秦始皇“坑殺方士”的故事,以時間上的先后順序與傳播開來的情況來說,應當便是后來所謂的、秦始皇“坑殺方士”之事的原版,或者至少是其原版之一。
除了秦時的編年記事、奏事詔令、律文、石刻文字這些主要的史料之外,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時候,也從他在典籍上所見到的這些故事里,摘取了一部分的內容。
孔子好嘞,看起來沒我什么事了。
所謂的“坑儒”應該是來源于“坑殺方士”,而“坑殺方士”似乎也是由民間故事而來的。
可信度,也不好說。
孔子安心多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好像漏掉了什么。
是忽略了什么東西嗎
這些歷史故事的內容,使得史記的敘事更加豐滿。但同樣地,歷史故事里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為沒有年代,所以往往須鑒別其可信度,并且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年代上的排比。
嬴政后世研究歷史,還挺認真。
而且都已經兩千余年之后了,那么多史料都保存下來了嗎可以這般排比考證
他對未來感到更加好奇。
后世,究竟發展到什么程度了
嬴政望著天幕,有些出神。
天幕的述說,則從未停歇
顯然,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時候,參考了說苑里的歷史故事。其中“坑殺方士”的記敘,應當便是以說苑反質的內容或其同類的故事,作為底本,而寫出來的。
天幕上,依然顯示著兩個篇章的比對。
孔子確實,是真的很像。
不過,他們這些人仔細看了又看。
在左側的說苑反質的文本之中,卻并沒有史記那一段的,關于公子扶蘇對秦始皇的勸諫。
孔子又疑惑了。
之前所遺漏的,就是這里。為什么公子扶蘇在那個時候會說“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
這段話是哪里來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不是借鑒參考說苑反質嗎但是后者里,并沒有關于公子扶蘇的記載。
所以公子扶蘇的勸諫,這一段是哪里來的
或許,除了說苑反質之外,關于“秦始皇坑殺方士”的故事,還有其他版本
司馬遷借鑒的,其實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恰好,天幕也提到了這一點
在借鑒了說苑故事之后,史記秦始皇本紀里,還在末尾部分增加了一段“公子扶蘇向秦始皇進諫”的事件。
還是那一段。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
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結果便是。
秦始皇讓扶蘇去上郡監軍去了。
這一段的敘述,由于恰好增補在“坑殺犯禁者”之事的后面
便成為了秦始皇“坑殺儒生”。
這一段的敘述,或許是與陳勝、吳廣起義時“詐稱公子扶蘇、項燕”有關。有可能是當時參與起義的儒生,所編造出來的故事。在經歷過廣泛的傳播之后,被寫進了史記秦始皇本紀。
他們之前已經看過大秦系列秦二世而亡的視頻,因此,對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陳勝、吳廣曾經“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公子扶蘇,乃是楚國母系的秦國公子。而項燕則是在戰國末年、帶領楚軍抗秦的大將。
“張楚”視公子扶蘇,為楚系的王子。
他們尊崇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