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他們又趕緊繪畫下來。
現在不僅展示了“抄紙簾”的形狀結構圖紙,還說明了制作它的原材料,以及細節等等。
原材料還是竹子,是刮磨得極其細的竹絲。
這樣看來,竹子是真有用啊
他們的竹簡也是用竹子,造紙也是用竹子,現在造紙用到的工具還是竹子
在外行人感慨的同時,墨子與魯班等人觀看著造紙術的介紹,受到了不小的啟發
他們在發明創造方面,本就頗有心得。
對于“紙”之一物,他們是勢在必得。他們相信這個時代,都將為之改變
兩只手拿著抄紙簾放進水中,蕩起竹麻讓它進入簾內。紙的厚薄則是根據人的手法,輕輕蕩就是薄紙,重重蕩就是厚紙。
竹料浮在抄紙簾的時候,水從旁邊淋回抄紙槽里。然后翻轉抄紙簾,令紙張落在木板上,疊積起來千萬張。
墨子一邊全神貫注地記錄,一邊微微點頭。他仿佛已經看見了成千上萬張“紙”。
這些“紙”仿佛已經擺在他的面前,就如同是跨越時空的珍寶,將要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在吳越的春秋,辭別了越王勾踐的范蠡,“今天開始當商圣”的范蠡
看見天幕的“紙”以后,決心要開始“賣紙”。
而這也只不過是范蠡計劃中的一環,他還有更多更多的事情要做,還有更多目標要實現
范蠡知道,在天幕開始講述“紙”的具體制造過程的時候,它終將席卷他們整個時代
他也要讓所有人都用得上紙
等到紙的數目夠了的時候,就在上面壓一塊木板,捆上繩子、插進棍子,絞緊。然后用類似于榨酒的方法,將里面的水分壓干。壓干以后,用輕細的銅鑷,把紙逐張揭起、烘干。
在這時候,天幕上的人拿出幾塊彩色的泥。
兩手在五顏六色的泥上捏了捏、壓了壓,便捏出了一層層“紙”的形狀。
隨后,只見那雙手在“紙”上壓了一塊小木板,捆上一根細繩,又插進小棍。
絞緊、壓干。
再之后,又用小小的鑷子
好吧,彩泥已經壓實了,無法像是“紙張”一樣逐張揭起。不過,展示的效果確是拉滿。
生動形象,讓他們一看便會。
烘干的環節要先用土磚砌兩堵墻、形成夾巷,底下則用磚蓋火道,每隔幾塊磚,還要留出一個空位。
火從巷頭的爐口燃燒,熱氣從磚塊的縫隙里透出至夾巷外,等到夾巷外壁的磚全都燒熱,就把濕紙逐張貼上去焙干,揭下來放成一疊。
在這一環節里,天幕之人又使用了剛才的那一團團,五顏六色的彩泥。
不同的顏色,捏出土磚砌的兩堵墻也就是夾巷,還有用磚蓋的火道等等。
親身示范了“隔幾塊磚”需要“留出空位”。
然后,又用一團紅色的細線,代表“燃燒的火”,示意了火應當出現的位置。
再之后,用新的白色的彩泥,捏成薄片的長方形,貼在“夾巷外壁的磚”上面。
墨子太細致了,太細致了
墨子相信,都用不著他和魯班出手,這一時代的很多人,甚至于許多布衣百姓
他們也可以按照這種方法
造紙
墨子決定將自己記錄出來的文字,傳播出去。
在這之前,他要先造出第一批紙,然后將這些文字記錄在紙上,發給大家。
嬴政看到這里,亦是心滿意足。
他一直在很用心地聽,也知道“造竹紙”的過程講到這里,差不多也是結束了。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掌握了“造竹紙”的方法。
完、全、掌、握
相比起之前命人用各種植物、樹皮,來嘗試造紙的“探索”過程,現在無疑是撿了大漏。
他秦始皇,很快就能用上紙了
雖說六國之人,他們也能通過天幕獲得“造紙術”的信息,但這并不能改變什么
正如春秋五霸也無法改變歷史
嬴政猜測,或許歷史是很難被改變的,也或許他們這些人各自處在不同的時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