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傳播下去,放任不管,到后面肯定會造成各種“曲解意思”的局面。
孔子這樣苦惱的時候,便看見了天幕開始傳授印刷術,并提到“手抄”的局限性。
顏回果然不愧是后世之人。
后世發展那么久遠,原來這些問題他們早就考慮到了啊。
子貢太好了
子貢也十分興奮地看著天幕的解說。他善貨殖、善于經商,可謂是儒商的始祖。
他跟顏回不同,顏回窮得叮當響,但是子貢善于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經商,家累千金。
在他的時空里。
他負責賣書傳播儒學等事宜。
像是范蠡遇到的那些問題,手抄的書籍費時費力、容易出現錯漏等等。
子貢自然也遇到了。
他比范蠡更加苦惱,因為他老師的學問那樣高深,要是弄錯、被人曲解了怎么辦
子貢迷弟的擔憂jg
便是在這個時候,子貢看見了一抹曙光。
天幕說在印刷術出現之前,書籍依靠手工抄寫,費時費力,而又容易出現錯漏。
那么印刷術出現之后,這問題便解決了
秦始皇、漢武帝,與他們同樣,遇到了相似的問題。自從學會了造紙術
他們又有了新的需求。
比如要下發一些通用的文書,各自重新發行了秦律、漢律等等。
因為短期內需求量大,所以擔心是否會出現疏漏。
更何況,這畢竟是官方頒行的。
雖然有專人進行校對,以前用竹簡的時候也是手抄,但是否有比手抄更好的辦法呢
天幕直播的歷史視頻,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中,竟改變了這些時代里人們的思維。
嬴政與劉徹,同樣也是想到了之前的“水碓”。
這種工具,利用天然河流的水力,代替人力,從而達到了省時、省力的效果。
是否,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可如此
就好比這手抄書籍,還有農業、工業、商業等各種方面,是否也可以造出“水碓”般的發明
解放勞動力的想法,初步地誕生了。
他們有些寄希望于天幕,愿天幕能夠,再多講一些后世的各種發明創造。
但即便天幕不會述說,抑或者甚至于沒有天幕,他們也會嘗試去發明、創造。
嬴政朕指的是找人才,幫朕去發明創造。
劉徹1
他們知道,自從光幕降臨在他們的天際,他們的世界,將會發生
劃時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滿懷著無與倫比的燃情,他們無數人眼中泛著熱忱,聽天幕述說“印刷術”。
關于它的由來,關于它的方法。
我國的印刷術,經過了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
他們聽見天音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