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管仲通過天幕的前后敘述,也不難判斷出,這是在說磁石可以指示南北。
磁石,擁有指示南北的特性。
先秦時期的人們,確實也積累了一部分對“磁”的認識,比如在探尋鐵礦之時,有時候就會發現一種頗為神奇的磁鐵礦,這也就是磁石了。
磁石,是一種黑色的晶體。
根據古礦錄的記載,早期的指南針,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的磁山一帶。也可以說,磁山這個地方,便是指南針的發源之地。
天幕上,出現了“磁山”之地。
地圖顯示“磁山”在現代河北省邯鄲市的武安。
晉文公等晉國的歷代國君們一喜,看這地圖方位,這不就是我們晉國的領土嗎
戰國時期,趙國的歷代國君們
這是我們趙國的武安邑
秦始皇哦,是邯鄲郡啊。
漢武帝原來是魏郡啊。
他們又看見光幕之中,關于歷史典籍的記載。只不過這些典籍,對他們來說其實是未來。
明史地理志
“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根據典籍的記載,關于指南針的敘述,皆在古代以邯鄲為中心的燕趙區域內。在可考范圍之內,這些指南針皆是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而按照先秦典籍所記載,唯有武安磁山這一帶產出天然的磁石。因此先秦時期有可能制造出司南之地,唯有以邯鄲為中心的燕趙區域。
燕國與趙國揚眉吐氣jg
沒想到他們也有一天,可以成為天幕敘述之事的主角。勉強算做是主角吧
晉國太好了,只有我們這里產天然磁石。
他們在不同的時空,占據著同一地點。
秦始皇好的,去邯鄲郡挖礦。
漢武帝好的,去魏郡挖礦。
秦王政好的,去攻打燕國、趙國,然后挖礦。
我們已經知道磁石的特性,它可以將鐵屑吸在一起,所以又稱為“吸鐵石”。古代認為,磁石吸鐵,這就如同一位慈祥的母親吸引自己的孩子一般,因此便稱其為“慈石”。
確實,正所謂“慈招鐵,或引之也”。
他們將“石”比喻為“鐵”的母親。
然后“石”又有“慈”和“不慈”兩種。
慈愛的石頭,可以吸引其子女鐵。
不慈的石頭,就吸引不了。
在漢代以前,磁石,也是寫成“慈石”的。
實際上,磁石之所以吸鐵,是由于每一塊磁石的兩端,都有著不同的磁極正極與負極。
我們居住的地球,其實同樣也是一塊天然的大磁鐵。地球的北極為負磁極,南極為正磁極。
古人們越發地聽不懂了,磁極、正極、負極,還有地球、北極、南極,負磁極、正磁極
這些東西,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
從磁石來說,同性的磁極之間會相互排斥,異性的磁極之間會相互吸引。
在地球這個天然的大磁鐵上面,同樣也是如此。我們用一根磁針,讓磁針能夠自由轉動。那么不管我們位于何處,磁針的正極都會指向北,負極則會指向南。
漢武帝“”什么同性的磁極之間會相互排斥,異性的磁極之間會相互吸引
劉徹聽到這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