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空里一直展示著那一臺清晰可見的珍妮紡紗機,但是天音的內容太干了
全是干貨,太干了。
給點水吧要噎住了咽不下了
盡管有著天幕上的圖片、動畫配合天音說到哪里,那個相對應的部位就亮起。
但是幾句話,就把珍妮紡紗機的結構說完。
這真的合適嗎qaq
齊桓公安慰沒事,我們可以課后補。
管仲、鮑叔牙、寧戚,他們全部都親自加入到抄課堂筆記的行列里去。
就算一時沒記全,也可以后面再互補。
眾人手忙腳亂之余,看見天幕上的畫面已經發生變化了,那是一個紡工操作的動畫。
在光幕里,紡工正在操作珍妮紡紗機。
之前的珍妮紡紗機結構圖,在天上停留得不算太久,于是,許多人都沒能完整繪制下來。
他們紛紛捶胸頓足,恨自己手速不夠快。
但愿后面,還有可以參考的
再不濟,他們只能看看24h光幕里有沒有哪位好心人再給他們一下抄錄圖了。
比如那些皇帝、國君,他們總是記得比較全
天幕之上,紡工伸出手搖動大輪子。
紡工在操作的時候,用右手搖動大輪子,左手掌握著托架。大輪子的轉動,會帶動所有紗錠的轉動。如此一來,預先經過處理和粗紡的棉花,就得到了拉伸、擰絞,紗線也就紡出來了。
伴隨著天音的解說,這個過程倒是好理解。
動畫也比圖片更為清晰直觀,只見珍妮紡紗機上的紗錠,全部都轉動起來。
棉花,正在被拉伸、擰絞。
秦始皇看見細節處的“棉”,對這種原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問就是他沒見過。
還有之前的紅薯、玉米等等。
難道這棉花,也像是原產南美洲的紅薯那樣,是從很遠的地方傳過來的
棉花,它好用嗎
至于天幕上正在解說的珍妮紡紗機,嬴政與很多人一樣,也沒有怎么搞懂。
但這些技術方面的東西,交給臣子去完成就好了,他也不必事事都親力親為。
相比于春秋時期的齊桓公等人。
秦始皇這邊,包括戰國時期的許多人,他們對天幕的理解,倒是會更加容易一點。
戰國眾我們有手搖紡車。
錠子,已經開始使用了。
我們詳細地看一下紡紗的過程。
紡紗需要用到錠子,又稱為紗錠。它是一種間隙地裝在錠桿上的、筒型的套子。錠桿,是一根細桿,上面帶有鉤子。
錠桿裝配在小轉輪上面,手搖大轉輪,就可以通過繩套,帶動小轉輪。
等到天幕展開敘述,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臣子布衣們,方才若有所思、恍然大悟。
他們理解了錠子、錠桿、小轉輪、大轉輪、繩套等等。但還沒等消化完,天幕又往下說。
在紡紗的時候,人們手拈一小段棉紗,勾住錠桿上的鉤子,接著扯一段棉條,與棉紗相接,捻在手里。這樣一來,錠桿鉤加上手,就將棉條給固定住了。這就叫做兩端握持。
手搖大轉輪,帶動小轉輪上的錠桿轉動,則是叫做加捻。
在紡紗的過程中,人們一邊加捻,一邊用手來拉伸紗線。等到停轉,或者小小地倒轉一個大轉輪,紗線就會從鉤子里脫離出來。之后,再轉動大轉輪,減少手上的拉伸力,棉紗就卷繞到筒形的錠子上了。
天音一邊述說著,光幕上也行云流水,同步展示出了一系列珍妮紡紗機的使用過程。
齊桓公、魯班、墨子,很多人都沉默了。
然而。
天幕似乎還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