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好耶
從蒸汽機開始,向火車、汽船進發
有了火車,大秦的交通必將更加發達,有了汽船,更是終于可以進行遠洋航行了
墨子臥槽,感覺難度很大
但是絕對會很有用的樣子
兩千多年后才出現的火車、汽船,我們現在就要制造當然,先從蒸汽機開始
墨子全神貫注,不敢分神。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常常認為蒸汽機是瓦特發明的,但其實在瓦特之前,英國已經有人關注蒸汽動力,并且制造出了相關的機械。
蒸汽動力是科學革命的副產品,氣壓也是17世紀物理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歐洲各地的著名科學家,包括伽利略、托里切利、馮格里克、惠更斯和波義耳,他們都對此做過研究。
蒸汽動力,墨子默默記下了關鍵詞。
至于那些人名、科學革命之類的,對他們來說,暫時都還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但是不得不說,他們的名字好復雜啊
17世紀中期,惠更斯與馮格里克提出,如果汽缸里出現了真空環境,氣壓就會把活塞推入汽缸。1675年,法國人丹尼斯帕潘利用這一設想,制造出一個粗糙的蒸汽機原型。
1698年,托馬斯薩弗里為了解決礦井排水的問題,發明了蒸汽泵。這種蒸氣泵會用氣壓來吸水,并且利用蒸汽張力將水壓出去。不過,它只能將水提升100英尺左右。除此之外,因為氣壓無法調控,所以還存在著爆炸的危險。由此,好像并沒有產生人們所期望的那種效用。
天幕一口氣述說了這些蒸汽機的發展進程與歷史,墨子全程十分耐心地聆聽著。
同時,也觀看著光幕上的同步畫面。
那是后世的ai技術還原出的虛擬人物與虛擬機械設備,代表著17世紀的蒸汽機原型、蒸汽泵等等。
墨子結合動畫內容,搭配上天音解說。
到目前為止還勉強跟得上,雖然有很多東西不懂,也聽得有些云里霧里、手忙腳亂
不過,因為已經與秦始皇達成了合作,所以墨子也不是非常著急,只是默默地記一些關鍵、重要的點。
秦始皇,將會給他分享記錄的天幕內容。
墨子專心觀看天幕,這樣也有助于之后的研究與制造。
天幕正在述說的發展歷史很不錯,讓他們得以通過蒸汽機的發展歷程,對它有更好的理解。
墨子雖然很多詞匯不知道是啥汗
真空環境、氣壓、汽缸。
蒸汽泵、氣壓、蒸汽張力。
但是,從蒸汽機的出現到發展成型,肯定要比直接聽要簡單吧就好像上天視角看了一遍過程一樣
墨子不慌,簡、簡單的
秦始皇墨子,朕看好你
蒸汽機,這東西這么復雜的嗎真的造得出來嗎
秦始皇感覺是有生之年系列啊。
秦始皇滄桑jg
1705年,托馬斯紐康門對薩弗里的蒸汽機進行了改造,制造出一種新式的蒸汽機。這種新式的蒸汽機,憑借著蒸汽冷凝產生的筒身內部真空所形成的大氣壓力而運轉,由此解決了蒸汽抽水機容易爆炸的問題,缺點是耗煤量比較大。
1712年,托馬斯紐康門制造出一臺更為實用的機器。這臺新機器,通過將水煮沸,來制造出蒸汽,蒸汽灌滿汽缸,又將冷水注入汽缸,讓蒸汽凝結,由此,氣壓會把活塞壓至汽缸的底部。汽缸的活塞,是與連桿相連的。當活塞被壓入汽缸的時候,連桿就會將抽水機的活塞提起。
18世紀上半葉,紐康門的蒸汽機很快就普及開來。因為它的價格低廉,所以即使是在后來1769年瓦特的蒸汽機之后,也仍然廣泛使用。
巨幅的光幕之上,蒸汽機的動畫,宛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從水沸到蒸汽、再到蒸汽灌滿汽缸
然后是冷水注入、蒸汽凝結
如此繁多的一連串流程,精準而快速地串連在一起。
絲毫不拖泥帶水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高燃視覺盛宴
至此,墨子終于放下了紙筆。
隨著“啪嗒”一聲,筆尖的墨在紙上暈開,原先執筆之人欲哭無淚,欲語淚先流
墨子qaq
怎會如此啊我不記了專注聽吧
憑借著蒸汽冷凝產生的筒身內部真空所形成的大氣壓力而運轉,還有那些蒸汽機的原理、運作過程
這都是什么啊
我完全看不懂了怎么會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