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蒸汽火車,烏烏呼嘯而過,仿佛從一個舊的時代,駛入一個新的時代。
浮乎太清的高臺之上。
秦始皇微仰首,看見龐然大物從眼前劃過。速度快得離譜,煙氣滾滾,其聲填填。
這還只是最初級的、最古老的火車
世界上,第一代火車
饒是秦始皇,也不禁有些動容了。那更加高級更加先進的、往后幾代火車
該是何等的神速、壯觀啊
簡直難以想象
先前,他在大秦之內修馳道,以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
譬如,秦直道、秦棧道、臨晉道、武關道、東方道、上郡道等等。
在掌握了火藥的技術之后,開山修路,更是大膽了許多。
基礎建設,突飛猛進。
正當秦始皇遙想未來、仿佛看見火車遍布大秦的畫面之時,天幕緩緩說道
起初,在兩百多年前的英國煤礦中,鋼軌上行駛著的運煤小車,其實是以一匹馬或者幾匹馬作為動力而前行的。
高空上的浮云之間,數匹高大的駿馬,在云霧之中若隱若現。
駿馬奮力奔騰著,在它們的身后,出現了一輛巨大的運煤車,運行于鋼軌之上。
雖然天幕說這是“運煤小車”,從車與馬的比例之間,也確實能判斷出這是一輛小車。
但是天幕,你這放得也太大了吧
縱使沒有華麗的外表,小車、馬與鋼軌看起來樸實無華,但現在看起來
就仿佛,是天上的一輛神車
蒼穹之巔,駿馬若神龍,車行如雷鳴,云彩舒卷飄揚,恍如旗幟一般。
屈原駕龍辀兮乘雷,載云旗兮委蛇
只見在茫茫的流云之間,徐徐展露出幾個流光溢彩的小字,絢爛地停留在左上方。
從馬拉火車到蒸汽火車
顯然,這是由“蒸汽機”所延伸出的一個應用。
1775年,英國人約翰烏特蘭發明了一種有軌馬車,它最先取代了傳統馬車,成為主要的公共運輸工具。
有軌馬車,是依靠馬匹來牽引車輛,使得車輛,在鋼制的軌道上滾動行駛。
那時候,歐洲中世紀的道路狀況不佳,傳統馬車簡陋而又顛簸,坐起來非常不舒服。而有軌馬車不僅較為舒適,還能雙倍搭載乘客、貨物。
直到19世紀70年代后,有軌馬車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春秋時期,楚國。
孫叔敖看見“火車”在最早期的形態,這種鋼制軌道上的馬拉火車
讓他立刻想到,之前蒸汽火車的軌道。
楚莊王安慰沒關系,我們也可以多產鋼鐵。
為蒸汽火車,鋪軌道
孫叔敖qq
大王,蒸汽火車咱能不能造出來,還是個未知數呢而且用鋼鐵鋪路
未免,有些太奢侈了吧
楚莊王“”
楚莊王想起他的軍隊,前不久還在使用青銅武器,鋼鐵鋪路,確實太奢侈了
楚莊王好有道理00
但是嬴政那家伙,他肯定要造鐵軌吧聽說他是一個基建狂魔啊
楚莊王憤怒
嬴政他的那個時代怎么那么好,冶鐵的技術比他們發達多了還有大一統的環境
孫叔敖大王我們冶鐵技術也進步了
而且迄今為止天幕上出現的歷史人物當中,時代最好的,可能是西漢的劉徹吧
時間越靠后,越好啊
某些并不在歷史視頻放映時空里的人并不全是如此你們來感受一下就知道了
在各個歷史時空里。
秦始皇、漢武帝、齊桓公、晉文公、管仲、范蠡等等無數人,思考起了軌道的作用。
在道路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坐起來比較舒適還可以理解,但是為什么可以雙倍搭載
楚莊王有沒有可能
如果我們的道路狀況很好,路很平的情況下,蒸汽火車可以不用軌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