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長城是趙武靈王所修,東起于代,經云中、九原,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綿亙千里。”
韓信鋪開輿圖,指著圖中明顯不同的鋸齒形長線。
“先前蒙恬將軍攻下高闕,若想連接與兩段長城,由高闕修起再好不過。代郡往東修,便可連接寧城的長城。”
“到那時候,看胡人如何犯我大秦”
嬴政看著他意氣風發的模樣,暗嘆到底是年輕,大秦正需要這樣的新人。
“此輿圖,是尚卿畫的”這輿圖的筆觸,嬴政再熟悉不過,“這長城是你畫上去的”
“正是,明章說,這畫的正像長城的城墻,故而如此畫。”韓信很寶貝這張輿圖。
不同于大多數輿圖的粗糙,尚謹的輿圖是以他所學的地理地圖為藍本,加上這些年經過各郡的考察所畫。
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勝在詳細。
由于依靠的是他高中徒手畫地圖的技能,與古時候的地圖風格自然不同。
尚謹把輿圖獻給嬴政后,嬴政命朝中繪制輿圖的官吏仿照修改了新的輿圖,甚是好用。
其實尚謹還記得世界地圖的樣子,不過要是這個時候畫出來,他就只能學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了。
怎么在沒有基礎支持的情況下做出超前的成果只能謊稱是神托夢教的,不然他怕是要被當成瘋子。
上郡。
嬴政與扶蘇已有兩年未見了,二人對坐屋中,扶蘇的變化很是明顯。
扶蘇確實沒直接上陣殺敵,但親臨前線目睹秦軍與匈奴大戰和在后方聽聞終究不同。
雖說表面看上去仍是往日那個看起來溫潤如玉的大公子,內里卻更有鋒芒。
比起在咸陽宮中更重文,來到上郡后,扶蘇習武更多些,自然也比原先更加強壯。
扶蘇對于兵法的掌握也更加好了,不過他沒什么想要領兵打仗的想法。
他們一直都是通書信的,扶蘇每隔一個月都會匯報自己這個月的情況。
尚謹信中戲稱為學子周記,扶蘇看得云里霧里,只以為又是他想出來的什么新鮮詞。
“朕本意是要你多歷練,如今也有兩年了。這些日子便跟著我巡游,一月后返回咸陽。”
“喏。”
扶蘇再度回到咸陽,也就意味著扶蘇與尚謹的力量更能夠影響咸陽。
有扶蘇在咸陽,尚謹在哪都是無所謂的。
畢竟尚謹原本也是一年到底四處跑,從來沒閑下來過。
同樣來到上郡兩年,只是結局終于不同了。
嬴政并未于輦車之上,撐著最后一口氣傳詔于扶蘇,卻不知趙高胡亥背叛了他,害的宗室凋零、大秦終亡。
扶蘇等來的不再是一紙假詔書,而是阿父來到上郡,親口和他說
同歸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