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篇快學完了。”霍去病雖然嘴上說著不想讀書,其實學起來比誰都快。
劉徹一連問了幾個問題,霍去病都答上來了,字也寫的不錯,劉徹夸獎道“學得挺快嘛,真聰明。”
“你和謹去一邊玩吧。”
雖然是休沐日,但身為皇帝加班也是常事,反正還有衛青陪著他。
劉徹也不在意霍去病和尚謹在旁邊會不會吵著他,他就喜歡有些聲音在旁邊,不然這么多政務能把他折磨死。
“今天講什么啊”霍去病興沖沖地問。
每次下學回來的路上,尚謹就和他講古時的戰役,他可喜歡聽這些了,連著劉徹和衛青沒事的時候也跟著霍去病一起聽。
“昨日講了齊國北平山戎,今日講諸侯國內部的戰役吧”尚謹和霍去病講這些,既是打發時間的故事,也是潛移默化的培養。
霍去病每日都要聽,得虧春秋戰國天天打仗,能從今年講到明年。
“好”
“去病知道城濮之戰嗎”尚謹今日講這個戰役是有深意的,“是昨日那個故事二十年后了。”
“沒聽過,是哪兩個國之間的啊”
“晉與楚,晉文公與楚成王。”
聽尚謹講了這么些時日,霍去病已經能把謚號和人對上了,晉文公就是重耳。
“寒食節”
“對,就是那個重耳。”
“我知道退避舍對吧舅舅和我講寒食節由來的時候講到過。”
寒食節其實是很早就有的節日了,原本和晉文公也沒什么關系。
舅舅說晉文公和介子推那個割肉做湯和燒死的故事是莊子講的,左氏春秋里沒那么復雜。
不過好多人當真了,說寒食節是由此而來。
“對,城濮之戰與退避舍息息相關。楚國發兵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文公決意救宋,但是他曾與楚成王許下退避舍的承諾。”
“如果向楚國說情,怕楚國不肯;如果和楚國打仗,他心里是不愿打的,也擔心齊國和秦國的態度。”
霍去病好奇地問“那他是如何做的”
春秋戰國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經常出乎意料。
“這其中的事有些復雜,不是一時二刻可以說清的。”
“晉文公逃亡時雖與各國交好,但是也有怠慢的,比如衛國鄭國,甚至鄭國大夫叔瞻告訴鄭公,若是不以禮相待,不如殺了重耳。”
“好像在哪聽過這樣的話”霍去病覺得這話有點耳熟,“商鞅”
尚謹失笑道“確實很像。”
“他們為何總是不聽勸啊”霍去病實在不明白這些國君怎么就是把臣子的話當耳旁風。
“他們若是聽勸,這史書便要改寫了。”尚謹繼續講,“于是晉文公決定使一招圍魏救趙,這可比圍魏救趙的典故還早。”
“當時楚國才攻打占領了曹國的領土,又與衛國通婚,他要攻打曹與衛,逼楚國救援曹衛以解宋國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