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景耀喝水的動作頓了一下,隨后把杯子放到了桌子上,“哦,你準備發國內的期刊”
隨著大計劃的展開,參與大計劃的人越來越多,雖然大計劃的具體內容依然是保密的,但古景耀的身份卻不可避免地在國內學術圈中傳開了,至少最頂層那一批人都是知道他的。
如果何老師想要把論文發在國內期刊上的話,那確實掛古景耀的名字會大大降低過稿難度。
不過目前學術圈的現狀就是這樣的,除了人文社科領域,自然科學和數學類的期刊,國內頂刊和國際頂刊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而在當前國內的學術環境之中,不管是職稱還是獎項或者科研資金,都是很看發表的論文的影響因子和引用數的。
國內期刊的影響因子本來就不如國際頂刊,再加上國內期刊的關注度也不如國際頂刊高,引用數自然也會受到影響,這是關乎到學者們自身職業未來的現實選擇。
何老師笑道“確實是這么打算的,我聽說科技部準備籌辦一個綜合性的科學期刊,名字叫做天工”
古景耀挑挑眉,也不意外。
天工這個在籌備中的期刊,古景耀是知道的,甚至他自己也有參與其中。
所為天在中文的語境里,可以指代自然,天工便是大自然的塑造的一切以及大自然塑造這一切的法則,夏國人取名字總是喜歡這種含蓄中帶著直白的感覺。
而之所以籌辦天工這個學術期刊,也可以算是大計劃的其中一環,夏國想要在學術圈占據更重要的位置,想要更多的話語權,古景耀認為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學術頂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畢竟想要真正成為學術界廣泛認可的頂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內容必須有足夠的分量,不能什么論文都往上放。
古景耀直接從星際時代帶過來的那些東西當然不能直接往上放,畢竟不是自己的,不過第一期期刊他們也大概有了想法,夏國這邊的科學家在對星際技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也有很多重要的屬于自己的發現,這些東西有些不需要保密的是可以發表出來的,到時候都會出現在天工上。
在這個國外各界人士都對夏國的量子計算機、智能系統和全息游戲充滿興趣的時機,肯定也會有很多科學界人士對天工這本刊物感興趣,可以讓他們借此一舉奠定天工的地位。
當然,一開始肯定主要是夏國人自己玩,國外的學者一時之間還是很難把天工和自然、科學這樣的頂級綜合類期刊相提并論,但現在藍星最高科技在夏國,只要之后他們能夠穩定住天工上發表的論文的質量,天工的地位便能慢慢穩定下來了。
之后,他們還可以以天工為基礎,分出一些專業領域的子刊,就像是自然和科學做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