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完態之后,古景耀放下茶杯繼續說道“當然,要達到這個最終目的,并不能夠一蹴而就。現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確立起天工國際頂刊的地位,并且確定天工不收取版面費的原則。之后其他的東西,我們可以慢慢改。”
許部長等他說完,才說道“曹院士和古顧問我明白了,總的來說大部分人還是支持不收取版面費的決定的,現在支持收取版面費的學者們還有不同的意見需要補充的嗎”
沒有人再開口,古景耀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些支持的人也不是真的想要交版面費,自然沒有別的話可說的。
再說了,這事古景耀和曹院士的意見統一,其實也就基本上沒什么懸念了,他們支持也沒用,還不如省點口水。
許部長等了兩分鐘見沒人開口才說道“既然沒有不同意見,那么這個議題就過去了,之后我們會綜合各位學者們的意見統一考慮。接下來討論下一個議題,天工期刊的發行時間,目前的意見主要有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請諸位暢所欲言。”
學者們先看了看古景耀和曹院士,曹院士年紀大了,一副精力不濟的樣子,半瞇著眼睛;古景耀好像是剛剛話說多了,一直在喝水,誰都暫時不打算開口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有人輕咳了一聲拋磚引玉“我覺得月刊和年刊都可以排除。月刊時間太短了,天工對文章的要求比較高,月刊的話恐怕湊不夠水平足夠的文章。年刊又太長了,現在正是我們要抓緊建立天工權威性的時候,時間太長變數就大了。”
這個倒是沒有引起反對,大家也都覺得月刊太短、年刊太長,但到底做季刊還是半年刊,就有很多分歧了。
有了第一個開口的,很快就有第二個人出來說道“我覺得半年刊也太長了,雖然說一篇好的論文,有時候值得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去驗證,那可是對論文本身來說了。對期刊來說,必須得持續每一期都刊登好的論文才能夠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如果做半年刊,那得等多久”
這是激進派,保守派自然要跳出來反駁“對于一個初創的學術期刊來說,對重要的是口碑,只要穩扎穩打做好口碑,多花費幾年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做季刊快是快了,可是以天工對論文的要求,你確定一個季度的時間真的能夠積攢足夠多足夠好的論文嗎
“尤其在天工初創的階段,我們基本上不可能指望來自其他國家學者,甚至于本國一些學者的投稿,如果沒有足夠多足夠好的文章,季刊你準備拿什么發濫竽充數嗎”
激進派也不會任由保守派囂張,立即反駁“怎么就沒有好文章了現在我們不就收到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文章嗎而且一期還放不下,有些不是已經排到了第二期嗎還有一些在修改之后也完全可以發,文章哪里不夠嗎在古顧問的幫助下,現在大家在工作中經常有新的想法,排除一些不能發的,能發的也有不少吧。”
他的支持者也說道“是啊,現階段我們內部的文章就基本上可以支撐起來前幾期了,等到前幾期期刊發行之后,相信天工的地位也就基本確立了,到時候自然會有來自國際上其他學者的投稿,更加不需要擔心沒有文章的問題。”
這個會議持續開了一整天的時間,一直到晚上八點多才結束,許部長把學者們一一送出去,這些都是夏國科學界最重要的一群人,損失任何一個都是夏國不可承受的。
古景耀上車之前和月球登陸計劃的負責人佟院士、李院士打了聲招呼“佟院士、李院士,我明天去找你們聊一下廣寒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