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樓上這么一分析,確實很有可能啊。不過之前國家不是不愿意公開被刺殺的科學家的身份嗎現在好像是默認可以公開了
因為其他國家其實都知道他了吧,藏著掖著也沒用。不過我看國家的態度是不刻意隱瞞,但也不會故意宣揚,但這種正常的宣傳應該是可以了,畢竟科學家又不是一定要活在黑暗之中,國情不同了。
我比較關心的是,他出現在廣寒宮發射的現場,是不是說明廣寒宮和他也有關系啊
應該是。我注意到他發表在天工上的論文寫的是人造蟲洞的,說人造蟲洞你們可能沒什么想法,換個說法,曲率引擎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這不妥妥航天領域的嗎
啥人造蟲洞和曲率引擎是一種東西嗎這是真實存在的嗎我有生之年可以夢想一下星際航行了嗎
額,目前還只是理論啊,理論什么時候能變成現實,這真的是一個很迷惑的問題。就像是可控核聚變你們知道吧可控核聚變的理論幾百年前就提出來了,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實現。
啊這好吧,是夢想破碎的聲音。
古博士的那篇論文,國內外的很多專家都還在研究吧。我也是理論博物學博士在讀,那篇論文我也看了,數學部分太難了,現在只能等待其他專家的研究結果。
我有點相信古景耀是外星人了怎么辦這種在各個領域都跨越時代的天才,難道會是真實存在的嗎
雖然確實讓人難以置信,但外星人說更不靠譜吧哪來這種全心全意為夏國人民奉獻的外星人啊
廣寒宮順利進入月球軌道之后,古景耀本人就低調了下來,不過關于他的報道卻并沒有低調。
很快在廣寒宮核心艙順利入軌的當天,一篇報道廣寒宮背后故事的訪談文章就發表在了航天科技報的頭版頭條,網絡版也同時上線,并在這個全民關注廣寒宮的時刻被大量傳閱。
文章中對廣寒宮核心艙首席工程師何洋的采訪中有很多提到了古景耀的內容,被一些網友摘錄整理了起來。
記者我了解到,廣寒宮核心艙從研發到制造完成的時間并不是很長,這是不是說明研發的過程比較順利呢
何洋怎么說呢,確實也可以算是比較順利吧。廣寒宮核心艙和我們之前研發的藍星空間站的技術并不相同,而是進行是了很大的升級改造,實際上技術難度很高,在研發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難題。之所以能夠這么順利,在短時間內完成,古顧問的指導應該是最關鍵的因素。
記者你說的古顧問就是古景耀博士嗎最近網絡上有很多關于他的傳聞。
何洋沒錯,他是我們項目的總顧問。我不太關注網絡,不太了解那些傳聞,但古顧問非常厲害,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每當我們遇到了瓶頸,只要去咨詢他,他總是能夠給我們答案,并且他的答案總是正確的。
記者在廣寒宮開始研發到最后發射成功的過程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
何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情有很多,但要說最深刻的應該是最后檢查驗收階段發現的問題吧。在最后驗收階段,古顧問發現了一個很小數據上的不同,最后進行檢查才發現有一塊材料強度不夠。最后我們替換了那塊材料,解決了廣寒宮核心艙的隱患。我現在說起來好像很輕松,但為了找出問題,當時我們所有人不眠不休忙了好多天。
記者聽起來是很難發現的問題。
何洋是的,非常隱蔽。最后是古顧問把所有的材料看了好幾遍,才發現了焊接的時候出現了意外。要是最后還是找不出問題,我們就得把所有材料全部換掉,那樣發射時間就肯定會推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