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掛上慈父的笑容:“那個女人或許是因為嫉妒你的容貌,或許就是單純的焦慮癥,她不是我們的敵人,這里......”
黛西指著四周:“這里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種敵人,你需要在心中設置一個標尺,什么樣的人是敵人,什么樣的是朋友,剩余部分都是路人,他們和你的生活沒有一點關系,你不必在意他們。”
她搜腸刮肚地斟酌措詞,瑞秋似懂非懂。
之后大半天,她陪著自己這個女兒在自家的購物中心逛了一大圈,把衣服拿到家里供你挑選,和在商鋪內進進出出自己挑選是兩種體驗。
瑞秋在自己的世界沒進過購物中心,她經常去的地方都是下水道、廢棄工廠和林間木屋,購物的經歷對她來說是頭一次。
黛西趁機給她講了一遍大道理,之后就是實際辨識的過程。
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黛西靠著一個個事例來教瑞秋辨識好人、壞人以及普通人的區別。
比如說,這個警察只是對女性歧視,他不是針對我們。
再比如,這是個小偷,她準備偷咱們的錢,并不是要往咱們的汽車里裝炸彈。
那邊那個小孩把石頭踢到你腳下不是挑釁,而是他年紀小,沒準頭。
這些都不是敵人。
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是舉世皆敵,瑞秋的表情越來越輕松。
黛西也能感覺到這個女兒對自己越來越信任,傳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也不知道這句話適用不適用在她們這種家庭關系上。
瑞秋之前的生活非常艱苦,人類的很多娛樂方式只是見過,自己從沒有體驗過,黛西就帶著她在紐約中心公園逛了一會。
在童話餐廳享受魔幻世界吃飯的樂趣,滑雪、騎馬、劃船、在很有吉普賽風格的帳篷里占卜。
黛西陪著瑞秋玩了一整個下午。
“有家人的感覺真好。”瑞秋枕在黛西的大腿上,雙眼微閉,享受著這難得的平靜。
在黛西都要睡著的時候,一陣連綿不絕的槍聲打破了這陣寧靜。
瑞秋極為敏感,她立刻翻身坐了起來,在準備攻擊的瞬間,意識到親爹還在身邊,她往遠處看了一眼,這才撓頭地詢問:“那兩個男人似乎在打架?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
是好人還是壞人不好下結論,但都是認識的人。
懲罰者弗蘭克.卡斯特正在和他的好基友拼圖比利.羅素在旋轉木馬那里相愛相殺。
懲罰者和黛西的交情就不提了,其實拼圖羅素也接受過神盾局的雇傭,承擔過幾個精銳小隊的訓練任務。
兩個精銳兵王從可以為對方擋槍的摯友發展到今天拿著自動步槍來弄死對方,這中間的過程其實一點也不曲折。
就是因為比利.羅素沒有守住心中的底線。貪錢、貪戀權勢很正常,但是底線不能丟,而他的所作所為就遠遠越過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