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德琳冷冷地站在一邊旁觀,這是她第一次在現實中面對面見到琴本人。
這種感覺很奇妙,雙方既熟悉又陌生,陌生自然是因為初次見面,熟悉則是因為她們很像,現在就像照鏡子一樣。
瑪德琳很好奇,自己到底還有什么地方不像這個女人。
作為琴的克隆體,瑪德琳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模仿她的一言一行。
驚惡先生暗中觀察鐳射眼和琴將近三十年,他認為這兩個人就是未來世界的關鍵,這位從維多利亞時代活到今天的人類遺傳學博士收集了無數資料,他的成就堪稱驚人。
在這個觀察過程中,他產生了一些全新的觀感。
他覺得鐳射眼就像自己的兒子,從最初的利用,慢慢到了現在的欣賞和贊同。
他放棄了制造鐳射眼克隆人的念頭,因為他不會對自己的親人下手。
但是克隆琴毫無心理壓力。
瑪德琳唯一,但琴的克隆體并不唯一。
驚惡先生制造了大量克隆體,讓她們從小就開始一點一滴的模仿。
讓她們居住在琴小時候居住的房間,布置都一模一樣,驚惡先生通過攝像機觀察她們在相同環境下的不同反應。
讓她們模仿琴所經歷的幾個重要事件,比如異能覺醒的那一天,比如初次遇到查爾斯教授的那一天,通過這些事件慢慢修正克隆體和本體之間的細微差別,這其中瑪德琳無疑是最出色的。
她像琴嗎?事實真相已經不重要了,就算以前不像,現在也像了。在多年的模仿中,她已經把那些外在表現徹底融入了自己的人格當中,模仿的時間太長,她已經不記得自己原本的樣子了。
但要說她和琴完全一樣,那肯定是個笑話。
沒有后天的這些小心機、小心思,她還會是實驗室里的克隆體六號,根本不會有自己的名字。
和大瑞秋戰斗的時候會用毒舌影響她的心緒,現在面對琴本人,她也會裝作無辜的樣子,站在鐳射眼身邊,默默地觀察著這兩個人。
鐳射眼一直想找琴說說話,問問她最近過得好不好,問問她最近開不開心。
可話到嘴邊,發現一切都是那么無力,雙方理念、性格和這個該死的世界讓兩人走到了對立面。
鐳射眼沉默稍許。
“不,變的是你,那位局長小姐沒邀請你加入神盾局嗎?她不準備給你一個副局長職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