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年在何家村站穩了腳跟,大概一九二幾年的時候,又遇上了一波饑荒逃難的人,她娘從里面給她買下了個童養夫,她十六歲就和童養夫喬秋生結了婚,次年就生了兒子喬和平。
那個時候她娘和奶娘就她一個孩子,她年紀又小,兩個人對她又寵,兒子喬和平幾乎是娘和奶娘幫她一手帶大的。
想到那時候的時光,喬竹芳不由得笑了起來,只是時間過去太久了,她兒子長大了,她也有了孫女,她娘和奶娘也去世了,不過她也開始學著娘那樣給兒子帶孫女了。
而另一邊,喬爺爺喬秋生拎著一兜子雞蛋和好幾個鋁皮飯盒快步往家里走去,家里雞蛋沒了,今天他下班早,就順路到副食品商店買了一斤雞蛋,從去年開始,買糧食、買布,買油就開始要用票了,還好這雞蛋現在不用票,家里基本是吃完了就買。
孫女嘉嘉這會兒也要一歲了,已經快要斷奶了,現在也能吃點輔食,雞蛋就是最常吃的,她最愛吃雞蛋羹了。
喬秋生就喬嘉嘉這么一個孫女,跟她奶奶還有她爸媽一家四口平時疼她都來不及,又哪里會不舍得給她吃好的雞蛋到現在家里就沒有斷過,幾乎是隔一天就給她做一次雞蛋羹。
喬秋生他和兒子、兒媳婦都是廠里職工,白天還要上班,沒法在家里照顧孩子,現在是他媳婦在家里照顧孫女。
原本他媳婦也就是孫女她奶奶也是廠里職工,在職工食堂打飯,但她之前早就說等孫女出生就要幫著帶孩子的,不去廠里頭工作了,實在是舍不得把孫女她送到廠里的育兒所里。
兒子兒媳結婚六年這才好不容易得了這么一個孩子,一家人都寶貝著呢。送去育兒所,他們總是會忍不住的擔心出什么意外。
畢竟這育兒所里的孩子不少,最關鍵的是都還很小,再大一點,像三四歲的都送到廠里的幼兒園了。
現在育兒所里頭的大部分都是那些一兩歲的小孩,甚至連剛出生的幾個月的都有,生活幾乎不能自理,育兒所的人照顧的時候自然就很費精力。
再加上那邊的人手也不算多,平常照顧也很難面面俱到,沒有自己家里照顧的精心那是肯定的,一屋子孩子都哭著喊著更是常態,根本騰不開手去哄哪一個,只能等著孩子哭累了再說。
因著這個,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喬竹芳這個做奶奶的,就已經拍板做決定了,等孩子出生了,是絕對不送育兒所的,就在家她自己帶著。
喬竹芳小時候很是過了一段時間富貴日子的,當時奶娘和丫鬟好幾個人照顧她一個,很是精細了,而她兒子喬和平當初出生的時候,加上她這個當媽的,家里也算是三個人照顧他一個了,當時就算是住在何家村這個鄉下,生活條件差,但也是細細養著的。
現在輪到孫女了,又是個姑娘,喬竹芳哪里舍得粗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