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爹最后終于選擇相信了她的話,還號召大家囤糧食,也不枉她找到了那么多借口做了那么多的苦心來“做夢”了三年困難時期真的太苦了,本來這個年代就已經夠艱苦的了,能不餓肚子就不餓肚子吧。
而喬嘉嘉就算是腦洞再大,也不會想到大隊長閨女居然是穿越的,更何況她連大隊長都不認識呢,大隊長閨女就更是沒見過了,這會兒她關注著自己家里囤糧的事情呢。
喬家一家人都很是雷厲風行,說囤糧就囤糧,行動的很是迅速,按照大隊長說的,接下來三年都會不好過,這糧食自然就得多囤一點兒。
喬家存款有不少,足足有六千多塊,在這個三四十塊就夠一個家庭過一個月的年代,喬家人每個月所有人的工資加起來有二百多塊,就算再大手大腳,每個月存下一百多塊也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這會兒的糧食價格并不算貴,就拿稻谷舉例,收購站那邊稻谷的收購價格是六塊錢五十公斤,每公斤稻谷算下來也就一毛二。
當然,私底下買糧食不可能是這個價,畢竟這會城里買糧食都是需要糧票,所以鄉下買糧食的時候,自然也是要加價的,黑市里的稻谷價格每公斤大概是三毛,比起收購站的價格貴了兩倍多,也正是因為這樣,比起將糧食送到收購站,鄉下的不少農民更傾向于偷偷把糧食私下出手,也能多賣一點錢。
喬家一口氣囤了將近四百多塊錢的糧食,將近一千多公斤,當然不可能全都是稻谷,也有一些別的,粗糧細糧都有。不過特點都是耐放,至少放三年是不成問題的。
一千多公斤聽著多,可是平攤下來也就不顯得多了。根據那個大隊長說的,接下來三年都會經歷旱災,開始出現饑荒,而三年也就是三十六個月,一千多公斤平攤下去,每個月家里也就多了不到四十公斤的糧食,再分到五個人身上,每個人每月也就不過多出了八公斤口糧,也就是十六斤,也就是剛剛夠吃。
不過在這會兒一次性囤了一千多公斤,也算是大手筆了,雖然是分開到的好幾個地方收的糧食,但數量總歸是多了點,要是再繼續囤的話,肯定就有些引人注目了。
所以喬家也就只好暫且停手,等著后面有機會再零零散散地收一些來吧
囤的這一千多斤糧食,有三分之一是放到現在的家里了,剩下的三分之二則是存在何家村那邊以前還沒搬到省城來時住的老宅里了,由何父何母沒事幫忙照看著。
除了自己家囤糧食之外,喬家也悄摸摸的通知了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好友,勸他們也囤一點,總歸是有備無患。
因為喬家人行動的快,就幾天的功夫,就已經把囤糧這事搞定了,接下來也就不用擔心什么了,可以安心準備嘉嘉幼兒園開學的事情了。
喬嘉嘉上的是廠辦幼兒園,鋼鐵廠是幾萬人規模的大廠,跟她一樣年齡,今年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還真不少。
而這些小孩家長也基本都互相認識,畢竟都是一個廠的,多多少少也是會見過幾面,這會兒看著同事也送自家孩子來幼兒園報到,相視了一下也都笑了笑。
不管是哪個年代,小孩子第一天上學總是免不了哭的,這會兒幼兒園門口,家長還沒走呢,就已經哭聲震天了,好在老師們都非常有經驗,挨個把已經到了的孩子接到班里去,然后就準備開始哄孩子了。
今天是喬嘉嘉第一天上學,雖然只是幼兒園而已,但在一家大人眼里,這已經很是意義重大了。
喬秋生、喬和平、何英英三個人為了能過來送嘉嘉報道,特意跟廠里請了假。